查看: 404|回复: 0

[居家|旅行] 南京逐“绿”而行,擦亮“人文绿都”品牌

[复制链接]

1

听众

29

收听

19

好友

秀才

Rank: 5Rank: 5

UID
158347
积分
805
回帖
360
主题
137
铜币
4232
威望
556
银币
0
贡献
0
发书数
2
注册时间
2023-8-6
最后登录
2024-5-7
在线时间
124 小时
发表于 2023-11-6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标题: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南京逐“绿”而行,擦亮“人文绿都”品牌

  9月13日,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省委书记信长星在会上强调,要以美丽江苏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充分彰显自然生态之美、绿色发展之美、城乡宜居之美、水韵人文之美、区域善治之美,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夯实生态根基、作出更大贡献。

  11月4日,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出席并讲话。她强调要做好五件事:最显紧迫的事,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最具潜力的事,全面塑造生态经济优势;最需坚守的事,全面擦亮人文绿都品牌;最为基础的事,全面完善环境治理体系;最应警醒的事,全面守牢生态安全底线。

  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近年来,南京统筹发展与安全、保护与开发、保护与修复,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绿色优先,美丽南京一张蓝图绘到底

  “南北田园、中部都市、拥江发展、城乡融合”……作为全国首批上报的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充分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为美丽南京擘画新蓝图。

  这4个市域空间格局规划的关键词中,绿色处处体现:“南北田园”打造城市集中连片的生态空间,加强山水空间和耕地保护,适度复合生态农业和休闲游憩功能,建设魅力田园乡村;“中部都市”要求蓝绿空间与城市有机契合,建成拥有高品质人居的高度城市化地区;“拥江发展”推进长江大保护,形成一江两岸、联动发展的格局;“城乡融合”以绿色开敞空间相间隔,形成功能互补、服务一体、高度融合的城乡空间网络。

  并且,这份跨度15年的南京发展蓝图,首次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3条控制线,明确耕地保护任务,划定74.5万亩生态保护红线和150.4万亩生态管控区,创新出台生态管控区优化调整办法,全市绿色开敞空间占比达到70%,在中心城区初步形成“古都为核、江河融汇、城丘绿间、多心辉映”的城市风貌格局。

  作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也始终被摆在突出位置。今年5月,江苏省首批、南京市首个利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专项资金打造的生态修复基地——八卦洲蓝昇船厂生态修复基地建成开放。此前,八卦洲街道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已入选国家试点。成绩背后是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重点突破生态修复中的“硬骨头”,推动生态环境显著提升,在编制完成全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的基础上,目前累计完成矿山生态修复25.3平方公里,4个项目入选全省“最美生态保护修复案例”,占全省入选案例的25%。

  为了把生态屏障筑得更“牢”,进一步彰显南京自然生态之美,南京将稳固“一带十片、两环多廊”的生态安全格局,建立以水为脉、生态空间与城市内部蓝绿系统相连通、与农业空间相融合的生态功能片区和廊道体系,提升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守牢208万亩耕地红线,申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落实储备地块土壤污染治理,确保2025年前完成4.7平方公里矿山修复,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民生为基,彰显南京人文宜居之美

  10月27日,“南京小行地铁接轨线更新及线上公园设施”国际设计竞赛正式启动,并面向国内外征集设计方案。这条约400米长的地铁接轨线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小行地铁站旁,将成为南京相关闲置设施改造更新项目的示范工程,也是南京文化名片的重要部分。

  这是南京市对城市规划和设计的创新尝试,希望通过改造闲置设施,为市民提供一个全新的休闲娱乐场所,促进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化和提升。这也是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持续组织开展的“以人民为中心,为城市而设计”系列活动的第十期,该系列活动以城市小品类公共设施为对象,以打造精品公共空间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为宗旨,提升生活品质,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南京延承“多心开敞、轴向组团”的都市区格局,坚持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健全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体系,合理安排各类各业用地,创新居住类地段城市更新政策,人均住房面积超过40平方米,主城区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62%,中心城区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超75%,推动打造了河西鱼嘴等九大滨江公园。

  为了把特色风貌塑造得更好,进一步彰显南京人文宜居之美,南京将以“望山观水、透风见绿”为目标,突出“绿、文、城”有机互动,完成2035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落位精细化风貌管控要素与地段;加强对城市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的规划管控,持续打造山水城林融为一体的独特景观;支持长江国家公园南京段、南京长江文化博物馆规划用地,助力打造彰显南京特色、文化底蕴的滨江示范区。

  同时,南京将聚力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绿地开敞空间,构建城市清洁通风廊道,保护主城区303条585公里的河道空间,助力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和空气污染;聚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加快编制城市更新规划,推广责任规划师制度,推动公共设施配套标准落地,打造宜居宜业空间,助力建设安全韧性城市;聚力和美乡村建设,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编制村庄规划,有序推进全域综合整治,赋能乡村振兴。

  机制创新,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为了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建强制度机制,深化数字化改革,加快构建覆盖全域的国土空间平台,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统一权威的“空间底板”;深化自然资源资产改革,加快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和确权登记,完成所有权委托代理试点,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更好守护“绿水青山”。

  近日,在自然资源部组织召开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功能全面评定会上,南京市成为全国首批通过规划“一张图”系统功能全面评定的城市之一,此前南京的智慧规划经验就被自然资源部全国推广。据介绍,南京多源汇聚了基础现状、规划成果、规划实施和规划监督四大类300余项空间数据,同时运用数字孪生、三维渲染等技术,对重点区域国土空间要素进行高仿真三维可视化渲染,让规划成果“立起来”,提供沉浸式的浏览体验以及三维分析支撑能力,从而形成了“坐标一致、边界吻合、上下贯通”的国土空间规划三维立体“一张图”。

  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也为城市的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提出了新要求。对此,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入开展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规划,构建安全舒适的慢行交通体系,优先保障绿色发展用地,存量用地供应占比超60%,南京两次被评为“江苏省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市”,助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国土空间规划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落实方案,自然资源是美丽南京建设的载体,规划资源部门使命在肩、责无旁贷,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聚力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努力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美丽南京建设中贡献更大规划资源力量。(李谦 陶乐 朱佳 许海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4-5-15 04:07 , Processed in 0.03325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