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69|回复: 0

[其他] 《经纬华夏》——天地之间,应该有如此的中国!

[复制链接]

4

听众

1

收听

1

好友

版主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UID
163425
积分
1855
回帖
992
主题
194
铜币
2990
威望
1260
银币
0
贡献
0
发书数
19
注册时间
2023-10-12
最后登录
2024-5-6
在线时间
274 小时

发主题系列:闻鸡起舞子鼠未羊巳蛇版主

发表于 2023-10-29 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0年初,九十岁的许倬云先生接受《十三邀》采访,他独到的“大历史观”,与面对时代的平和态度,让不少年轻人将这一集奉为“十三邀必看”。
此后,年过九十岁的许先生更为忙碌,与各领域学者展开对话,从大历史出发谈论多种多样的话题,大到对人类整体历史发展趋势的分析,小到对现代人身心状态的体察。


配图:源自腾讯视频综艺《十三邀》



在公众视野之外,许倬云依旧是笔耕不辍的历史学家,他一直在集中精力撰写一部大书。
疫情期间,他的身体状态不佳,不少工作勉为支撑,但只要一谈到这本书,他的眼神就会变得清澈透亮,做起事来专注而高效。
这部书稿他构思多年,这次似乎是想毕其功于一役,不但要把最近二十年的考古成果归纳到清晰的历史论述之中,更想借此机会探索中国文化这个“金刚不坏之身”的弹性,以及它应对时代变局的潜力。
考古学家许宏与许倬云相交多年,这次受邀撰写序言,见证了整个写作过程的甘苦。在他看来,《经纬华夏》是一部以考古学对华夏文明乃至全球文明史的考察。“他从前现代走来,身处现代文明的漩涡,窥见了许多后现代的问题”,对时代性的转变有特殊的敏感,字里行间处处让人感受到对中国文化的使命感。
七十余载学术大成,三年写作,八易其稿,这本《经纬华夏》终于摆在了读者的面前。



何为华夏中国何为大历史观
我要先从世界看中国,再从中国看世界
许倬云创作《经纬华夏》的初衷,本来打算沿着《万古江河》的脉络继续补充,但随着考古材料越来越丰富,他终于下定决心,不再讲述中国文化圈内部的演变,而是把欧洲文化作为对照,先从世界看中国,再从中国看世界。
许倬云用大历史的视野来看待长时段的社会变迁,他谈到对于大历史观而言,个别人物的变化是最小的影响因素,制度与文化的变化影响更大,而地理的影响最为久远。
他用地理的“经纬”二字,将华夏文明重新做了一番梳理,以大型结构体的组合,叙述一个历史上长时段推演的故事。在书中明确提出“三大核心区”的概念,让考古学上的多元一体格局有了更清晰的轮廓。
这一次,他自言站“一个不知何处的高度”,在东亚大地上随处游走,走到哪里,就从那个点来看待与其相关的问题,并将此视角与下一步的观察角度及叙事方式连接。
在山陵湖泊纵横交错的大地上,他看到,在中国文化初生的阶段,各个族群之间彼此映照,既有内部的交流,也有外部的扩散,展现出了远超想象的开放融合程度。




“华夏”一词含义错综复杂,一直在给历史学家出难题。许倬云在傅斯年提出的“夷夏东西”分野的基础上,着眼于黄河大拐弯处的传统“中原”地区的延伸和扩展。他眼中的“华夏”,不是一个稳定不变的地理概念,也不再是夷狄的对立面,而是一种动态交互的多层次结构。
在此结构中,不同群体相互影响,彼此仰仗,不断交缠为一,构建出了世界上最大的一个文化格局:华夏中国。
在这个格局中,华变夏,夏变华,游牧变农耕,农耕变渔猎。炎帝和黄帝的剧本在不同的舞台上演,祝融神话的背后也可能是若干族群背井离乡的流散悲歌。大历史的视野就这样与普通民众的命运联系了起来。
在许倬云的书里,没有帝王将相,也没有英雄事迹。中国历史上那么多政权如走马灯一样,你方唱罢我登场,但他对这些都不感兴趣,因为比朝代兴衰更重要的是文化的延续,是“常民”的生活。
他曾以这种观点写成《万古江河》《说中国》《中国文化的精神》等书,近些年,大量涌现的考古成果又给他提出了新的挑战,刺激着他继续思考。

不是“历史在变”而是人的眼光该变了
“历史在变”,这是许倬云一贯的主张。不是历史本身变了,而是人们看过去的眼光在变,看到的东西也就不一样了。作为历史学家,他认为人类在历史的树林里,每次只能多看见一点点,前面的道路是慢慢走出来的,要随时修正,随时体谅别人。




许倬云每写一部书、一篇论文,不是简单地排比时代的先后、人事的更迭,而是用心去追求中国文化的本质。以他最具代表性的三部学术专著为例,《西周史》是在探寻中国文化秩序的本源,写到西周亡国,他会联想到抗战时期同胞的惨状而落泪;《中国古代社会史论》关注的是一个社会的分层与流动机制;《汉代农业》则关注人口压力、市场网络、政府和工商关系,给近代以来的三农问题带来了很多启发。
70岁之后许倬云致力于为普通人写作,将历史知识带出学术飞地,走入大众的视野。他说:“中国的历史常常只注意到台面上的人物,能为常民写作、与大众讲话的人实在不多,我愿意承担起这个责任。”此后的十多部著作,其范围不出大型集合体的聚散、思想文化的盈缩,还有社会节奏的变迁,都是为了给普通读者提供一种切实的历史参照物,从而让他们有所思,有所得。
对于许倬云来说,历史从不仅仅是冰冷的知识和研究对象,历史是大群知识丛中最贴近人心的部分。它可以是文化的历史,可以是一个家庭的历史,甚至可以是每个人内心的转变。
在这本他额外珍视的《经纬华夏》,许倬云说,这本书里有自己的欢笑与眼泪,所有的欢笑与眼泪,“都是因为看到了这片土地上的芸芸众生几千年来的挣扎和奋斗;或者辗转于艰难困苦而没有出路。但是,其实是有出路的,会有出路的;有时候,他们找到了出路,我自己没看见而已”。
如果大家都能保持一种时刻在局外又在局中的视角,养成这种观察世事与往事的习惯,那他作为历史学家数十年来对公众说话的目的便算达到了——“我尽了我的力,让人家知道历史是这么一个项目,对你的人生寻找意义、寻找自己,都是有帮助的。”



拳拳此心,以告国人历史学家许倬云的世纪期盼
作为知识分子,许倬云也有自己的忧虑。他不厌其烦地提醒人们: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适应、不断变化的恒动过程,中国固有的文化性格中也有相当重要的动态成分。我们要时常自省:任何改变,不应当囫囵吞枣,而应当将别人的变与自身的变,合成一个陀螺旋转式的动态平衡。
如此具有思辨性的论述,牵系着许倬云对中国未来发展模式的深思。既不能故步自封,又不能一味求新。从中国文化来看,当务之急是学人之长,舍人之短,发展出一个全球化文化的初阶,并给未来留出继长增高的余地。这种愿景终究要落在一个个有善意、有责任、有能力的中国人身上。
“我的岁月有限,就望未来一代又一代,都有人愿意参与这一个缔造世界文化的大业。”
那个读史书时想到同胞颠沛流离而落泪的许倬云一直没变,他一直住在中国文化里,接续中国历史研究的长链。透过《经纬华夏》,我们与这位耄耋老人进行对话,在纷扰的现实中共读他的期盼:因山河湖海之名,做气象峥嵘、内心皎洁的中国人。
“拳拳此心,以告国人”
转自豆瓣:新经典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铜币 +5 收起 理由
余时闲 + 5 + 5 论坛有您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4-5-6 20:24 , Processed in 0.03409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