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45|回复: 6

[其他] 十一部巅峰作品赏荐(六)——垃圾堆上寻宝贝

[复制链接]

4

听众

0

收听

0

好友

儒士

Rank: 4

UID
10751
积分
334
回帖
324
主题
2
铜币
828
威望
171
银币
0
贡献
0
发书数
0
注册时间
2015-9-27
最后登录
2024-4-14
在线时间
57 小时
发表于 2021-10-18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一部巅峰作品赏荐(六)——垃圾堆上寻宝贝


  引子

  时光荏苒,一晃又是两年。

  在这段日子里,笔者虽然琐事缠身,时常席不暇暖,但因着心头的那点热爱,总还是挤出了一些时间,利用零散闲余,断续着读了几本不错的书。独乐乐岂如众乐乐?遂不顾自身品味有限之局囿,再鼓勇气,厚颜荐与诸君共赏。

  本推书系列绵亘已垂一纪,昔年作初篇时,年少轻狂,自觉已然登临绝顶、遍览群山,遂大放厥词,妄然冠以“巅峰”二字,其间流露出的肤浅猖狂、沐猴而冠之丑态,常令笔者思之汗颜。今虽仍沿用旧名,心中却不敢再存此念,亦不觉这些荐书真是什么“巅峰”,毕竟通俗娱乐小说本属境界较低的文学范畴,与追求文字功夫、人物刻画、折射现实等高阶技法的正统文学本就不在一个层面;且仅在通俗娱乐小说范畴之中,亦佳作如云,笔者时间有限,所阅仅止小小一隅,不啻于盲人摸象,又岂敢以偏概全,妄论高下,惹得方家哂笑?事实上,标题中所言之“巅峰作品”,不过是笔者在近两年中读过的相对较好的十一部小说而已,只是一个个人阅历内的推书。惟愿其中部分能入诸君法眼,让大家得以结识自己喜欢的作品,纵然仅得其一,亦令笔者深感荣幸。

  闲话少叙,下面,我们言归正传。


  1.《暴风雨中的蝴蝶》

  越是优秀的作品,便越是少人问津。

  《暴风雨中的蝴蝶》是国产西式奇幻作品中的又一精良之作,能够结识这样一部惊才绝艳的仆街作品,无疑是人生的一件幸事。

  作者遣词造句的能力相当出色,有着史诗般的文笔。弥漫全书的,是一种磅礴大气、凝重悠远,跨越了空间,泯灭了时间般的沧桑感,像是在读者眼前展开了一幅历史的卷轴,让人能够清楚看到岁月变迁下世界的改变与命运的无常。作者对结构的把握也很到位,再辅以优秀的叙事功夫,构架出的世界细腻真实,让人常感身临其境。特别是本书以一个十几岁的少女为主角,这在通俗娱乐小说中是不多见地,颇有新意;而一个男写手能将女子的性格把握、刻画得如此到位,就更是难能可贵。虽然水准在笔者之上的写手多如恒河沙数,但区区自问与其中大部分人的差距并非遥不可及。然自翻开本书伊始,笔者便萌生出高山仰止的感觉,因此尽管不是喜欢的那种类型,却还是读了下去,直至不能释卷。

  这部作品虽然相当优秀,但其前期的阅读体验却并不好。枯燥难记的人名和地名、因缺乏铺垫而更为难记的历史陈述、多线索的叙事方式,以及扑朔诡谲的情节变化,每一项都会令读者在阅读时感到吃力,几项兼具自然更是会引发灾难般的后果。事实上,这种因为认知障碍而引发的不适感直到阅读了近十个小时之后才开始逐渐退却,这并非因为后面的晦涩程度有所下降,而只不过是多次的重复让笔者渐渐记住了那些生涩的人名和地名,对历史背景和人物关系也开始稍具概念罢了。

  诚然,一部水准及格的作品,为了营造恢弘厚重的氛围和历史的既视感等目的,不可能像三少这种小白写手般,从头至尾让主角带着小弟们打怪升级换地图,而往往会采用相对较为复杂的线索结构和人物关系,竭力令剧情不落窠臼,而这些令作品脱离了低端档次的优秀特质往往会令其读起来不像小白文那样轻松(当然也有好作品能够做到深入浅出),但《蝴蝶》一书中的晦涩感,更大程度上还是来自于作者是一个设定狂,常常不合时宜地运用大量笔墨去描摹那个他想要展示给读者们的魔法时代,并因之做出了大量的预设。这样做虽然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令其笔下的世界更加细腻真实,却也同时严重影响到了作品的娱乐性,让人分分钟出戏。特别是很多设定缺少前期铺垫,莫名其妙的人名地名魔法名历史事件名间或跃到眼前,常常让人看得一头雾水,甚至是无语凝噎。

  希望,大家能够捱过起初的晦涩艰辛,坚持到能够感觉到享受的那一刻。

  至于书的情节,我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毕竟载体从来都是第二位地,载体中所蕴含的文字功底和情节铺陈能力才是决定作品水准的关键,因此这里仅援引作者本人对自己作品的完整介绍,虽然很短,却很传神,颇为引人入胜。内容如下:“主角苦恋十一年终于穿越了,还拖上了妹妹,掉到了海里,给人当了奴丷隶,遇到了海盗,做点生意遇到了政丷变,当了兵好不容易混了个中尉,结果被人砍了一只胳膊两条腿,挂了。”

  怎么样,这个介绍是不是很有特色?看罢之后是不是萌生了强烈的阅读渴望?那你还在等什么呢?

  最后友情提示一下,本书的几个外传写得不错,也交代了一些看正篇时用得上的相关背景,应该于正篇之前先行阅读。至于其前传《枪血玫瑰》,是一部三流劣作,不看也罢。


  2.《武林旧事》

  如果你想结识一部水准出色却明珠暗投、少有人知的作品,那这本书就是了。

  在武侠小说已然彻底没落的今天,一流的武侠写手可谓寥若晨星,其中近半还身处人口虽少,但国学和传统文化的保留度比大陆更高的台湾,这一现状实在令人叹惋。在本世纪涌现出的武侠小说写手之中,目前唯有孙晓和马舸可与里程碑级的人物——金庸比肩,或许整体上还稍逊半筹,但至少已算得上是各擅胜场、互有短长。事实上,在于新世纪涌现出的武侠作品中,或多或少都能看到点儿金庸作品的影子,也能够清楚感觉到写手们对金庸的模仿和承继。如在《英雄志》中,孙晓一度对《笑傲江湖》进行了东施效颦般的抄袭,水准极其低劣,堪称是惨不忍睹。幸好作者很快便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改弦更张,并逐渐写出了自己的风格,在书的中后期逐渐展现出了远高于前的境界,踏入了宗师的行列。马舸的《以待天倾》虽然始终保有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但通篇看下来,却也仍能看到几分金庸作品的痕迹。

  除却孙、马二人,凤歌一度曾是新世纪武侠写手中最为出色者。此人对金庸的模仿已经到了完全照搬的地步,毫无自己的特色,因此其水准不如孙、马多矣。不过此人倒确实一度曾是文风最为贴近金庸的武侠写手,虽然仅得七八分神韵,却仍被很多喜欢金作的书友当成了聊胜于无的最佳选择。

  直到赖魅客出现。

  这个同样亦步亦趋效法金庸,却比凤歌更具天分,文笔功底更高,已得金庸九成以上的神韵,作品比《昆仑》更有金书味道的女子,用一部《武林旧事》,给我们展现出了一幕更加迷人的风景。

  翻开书卷,你很难想象,这样的文字和情节竟会出自一个女子之手。在字里行间,看不到女写手作品中常具的那种黏黏糊糊和曲婉腻味,唯有扑面而来的舒展和大气,让人神清气爽,感觉非常舒服。作者笔力老到,人塑尤其出色,书中的人物形象个个生动传神、入木三分,情节上也能做到不落俗套、时常出人意表。

  论及感染力,赖魅客比起另一位同处台湾的武侠写手孙晓还是略有不及;文风的古雅清隽则不如马舸多矣,最多也就是金庸的档次;思想性方面则很平庸,比孙晓、金庸均远有不如;由于其作品的内容超然于历史,也谈不上什么厚重感;倒是在情节铺陈方面,能与这些一流好手各有所长。整体而言,赖魅客的水准虽略逊于孙、马,却又在凤歌、小椴、时未寒等好手之上,堪称是新世纪武侠写手中的“五绝”级人物。其代表作《武林旧事》算得上第一流的武侠小说,比起《飞云惊澜录》这种情节简单陈腐的庸碌之作,亦或《华音流韶系列》这种披着武侠外皮的言情小说,强得不是一点儿半点儿。


  3.《历史的尘埃》

  知秋是通俗娱乐小说写手中的翘楚之辈,其笔风雄浑激越,适合描写纷争乱世,适于刻画绝代英雄;对人性的把握较为深刻,人物塑造丰丷满立体,又各具特色,超脱了脸谱化人塑的层次;作者非常擅于细节描写,一部奇幻作品中的武斗描写,竟然要比大部分武侠小说中更加细腻真实,令人忍不住想要击节而赞;尤为难得的是,作者对线索的掌控能力已臻宗匠级别,这也令本书成为极其罕见的,并未高开低走的作品之一。

  《历史的尘埃》堪称是西幻作品中的顶峰之作,虽然出自国人手笔,但由于作者刻意采用了翻译体,因此西式风味浓郁,却又没有西方奇幻作品翻译过来后的那种说不出的别扭拗口,更不会因为文化背景的格格不入而令人难有共鸣,因此对于国人而言,要远比《指环王》、《冰与火之歌》这样的名作更加值得一读。可叹就是因为不种马、不意丷淫,脱离了低级趣味,让小白们无法从中得到美女投怀、称王做祖的代入快丷感,因而不为其所喜,于是在如今通俗娱乐小说领域中正黑白颠倒、好坏不分的荒唐现状下,便只落得一个叫好不叫座的惨淡结局。


  4.《星空王座》

  在通俗娱乐小说之中,仅以笔者的读书阅历而言,若论及剧情的精彩,《将夜》和《星空王座》可并肩立于山巅。

  如果说《将夜》剧情的精彩,主要体现在遍及全书的出人意表和剧情反转,那《星空王座》情节的亮点,就主要凝结在“降临”这一出色的设定之上。

  寻常的穿越作品,都是由穿越者覆盖掉原人格,鸠占鹊巢;而在《星空王座》中,却超脱了这一套路,展现出了更加巧妙的格局。作者让一个现实中的人物通过量子计算机进入虚拟世界,穿越到一个虚拟角色身上,却并未覆盖掉原人格,而只是暂时夺走了身体的控制权;虚拟人格虽然被穿越者附体,但其意识却始终保持清醒,且能在穿越者下线之后重新接管身体的控制权,继续自己在虚拟世界中的生活。如此布局,其实便构成了一种非常独特的“双主角”结构。

  更妙的是,作者利用平行交错叙事的方式推进剧情,现实中的主角一面在真实世界中频繁遭遇各种危机,一面又需要不时进入虚拟世界,利用其中虚拟主角的身份来完成各种惊险的任务,以助力于现实争斗;而与此同时,量子世界中的主人公也在不断被“恶灵”附身的困扰之下,经历自己的人生,面对各种扣人心弦的事件。这样其实就出现了三丷条平行线索,且彼此牵缠,量子世界与现实世界互相影响,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完美融合,其布局设定之巧妙精彩、线索铺陈之纷繁复杂,均令人叹为观止。

  事实上,本书还做出了更加了不起的尝试和突破:现实中的主人公身处一个未来世界,作者对此进行了大量超时代的科幻描写;而量子世界则是以魔法和超能力为力量背景,作者同样对其做出了精彩的构架。通过这样一部作品,作者模糊了科幻与奇幻的边界,实现了科幻文学与奇幻文学的巧妙融合,其间蕴藏的可贵创意,是颇为值得称赞和借鉴地。

  当然,上述亮点并非全由作者所独创,而是部分抄袭了《游戏时代》。不过朱邪多闻的文笔和情节铺陈的水平均要远高于方白羽,因此在很多人眼中,这个抄袭无伤大雅,甚至可以视为将拙劣载体所支撑的优良创意发扬光大之壮举,可谓功莫大焉。出现这种扭曲的看法其实一点儿都不奇怪,这个社会就是这么势利,向以成败论英雄,评价人和事都没有客观标准,看人下菜碟也早已成为了普世思维。穷人饭桌上只有青菜是寒酸,富人饭桌上只有青菜就成了养生。明星、大腕光着屁丷股上丷街那叫勇气出众、卓尔不群、行为艺术,而普通人如果光着出去,则会被视为变丷态、疯丷狗,将被扭送到精神病院。

  《星空王座》这个书名起得相当不错,很有美丷感,让人看后浮想联翩。更妙的是,全书与“星空”和“王座”这两个词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本书虽然节奏明快、冲突激烈、有着良好的沉浸感,阅读体验极佳,但文风略显晦涩,意丷淫度弱;且作者采用了“高丷潮切换”这种不讨好读者的线索模式,制造出了一定的割裂感,导致剧情不够流畅,那种仍处于阅读初期,渴望看到升级打怪类意丷淫作品的书友们未必能够欣赏,还请慎入。

  塑造双主角本就已经相当困难,刻画出世界背景和人生观念完全不同的两个人物,就更是难上加难,寻常作者根本不敢尝试,也就是朱邪多闻这种能拿到世界科幻文学最高奖项(星云奖金奖)的高手才敢为之。而与此同时,作者还要分别构架出两个迥然不同的世界,利用卷轴延伸式的叙事技法铺陈情节,把未来科幻世界和魔法异能世界分别展现在我们面前,并且做到了描写细腻、代入感强,切实凸显出了两个世界各自特有的风情和人物特点,其写作能力之高超着实令人钦佩。就凭这份写作难度和妙到毫巅的剧情架构,便足以让这部近二百五十万字的奇书成为一篇不可不读的经典作品。

  要是不烂尾,那就更好了。

  5.《大泼猴》

  以《西游记》为背景的小说不少,但靠谱的不多,毕竟珠玉在前,想要追近并且自出机杼,又谈何容易?

  在西游背景的作品中,笔者觉得尚可一读的共有两部,其一是名满网络的《悟空传》,另一部便是《大泼猴》。

  精湛的文字功夫和出色的感染力,令《悟空传》一度名满天下。然而今何丷在一贯的写作重心都是影射抹黑本朝、还原历史、揭批现实,其写作初衷就并非要给读者们呈现一个有趣的故事,情节也只不过是那些写作目的的载体而已,在这样的心态之下,所写东西的娱乐性自然不会太好,这也正是《悟空传》的情节水准和娱乐性均奇差的原因所在。而《大泼猴》则并非如此。虽然作者的文笔和今何丷在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其情节的精彩独特,却令全书的可读性要远远凌驾于《悟空传》之上。

  首先,《大泼猴》是一部颇具新意的穿越小说。如今的穿越情节形形色丷色,穿越的对象也遍及古今,各个朝代都被玩滥了,连未来都有穿的,但让一个现代人穿越到神话故事里,笔者还是第一次看到。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人夺舍了孙悟空,还比预定中早了几百年到达,打破了预定的天道……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想想就让人期待。

  其次,在这部书中,作者成功构架出了一个宏大丷逼真、栩栩如生的仙侠世界,且具有自身的特色。衍生于《西游记》的仙侠作品不少,但其中绝大部分都只不过是“番外”般的作品,未能自成体丷系,而《大泼猴》却做到了既扎根于西游,又不拘泥于西游,而是超乎其上,既充分地与《西游记》和《悟空传》中的人物和情节大量契合,又并未落入这两部书的窠臼,而是有着自身独有的灵魂,建立起了一个更加开放、发散的世界。

  再而,这部书的一个亮点,就是在情节上的不落俗套。那时时处处展现出的新意、以及令人无法揣测的剧情走向,都常常令人拍案叫绝。

  其实以上所说,全都不是重点。《大泼猴》这部书最出色的地方,还是它字里行间中所承载的那种坚持本心、不畏强丷权,为了生存和自丷由而不屈不挠进行抗争的可贵精神。这部书中的价值观是正常地,能够真正寄托读者们心底对自丷由的渴望,这令它读起来要远比是非颠倒、满含奴性气息的《西游记》,以及气氛压抑、令人读来郁闷憋屈的《悟空传》要舒服得多。而书中的孙悟空,也是一个正面的、正义的、正直的,让人看着顺眼的形象,而并非《西游记》和《悟空传》中那种卑鄙龌龊、令人生厌的小人。

  很多人认为,《西游记》是一部讴歌反抗精神和自丷由意志的作品,其实大谬不然。《西游记》是中国文学史上打丷压自丷由精神最彻底,鼓吹投降跪拜最露骨的小说,并且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将奴性精神一代代地播撒到了人们心底。而书中的主角孙悟空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它一方面充当了传播奴性的主要载体,一方面又像《水浒传》中经常抡起板斧屠丷杀无辜百姓的李逵一样,凶残嗜血,杀人如麻,像是邪恶的化身般,周丷身不断散发着血腥和戾气。

  一些人之所以会认为《西游记》是一部倡导自丷由意志的作品,就是因为看到了美猴王大闹天宫,打得秩序井然的天庭鸡飞狗跳这个桥段,从而被作者高明的阴谋所蛊惑,未能看清楚这部奴性小说的本质。他们没有意识到,在整整一百回的《西游记》里,涉及反抗天庭的,不过只有区区两三回而已;而所谓的“大闹天宫”的情节,也不过只是开篇时的引子,却绝非这部书的主体。事实上,就是这极少的、有限的带有反抗精神的情节,也是因为作者别有用意才会出现地,不然通篇都会是对统丷治者的屈膝膜拜内容。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清楚,千余年间,在每个王朝中,都充斥着各个宗教之间的竞争,手段也无所不用其极。而《西游记》一书,则恰是佛教用来贬低道教,以争抢世俗利益的有力工具,书中对道门极尽贬低之能事。道门在声名受损之后,勃然震怒,遂遣教中强者许仲琳作《封神榜》,在书中崇道抑佛,还以颜色。中国文学史上最出名的两部神话小说,其实都是宗教利益争夺的产物。

  在道教文化里,以玉帝为首的天庭,其实不过是道门至尊“三清”布于前台的代言人。正因如此,承担了贬低道教重任的吴承恩才会煞费苦心地安排孙大闹天庭,令以玉帝为首的统丷治阶层颜面扫地的桥段,并且浓墨重彩地渲染了天庭众仙的散漫无能和玉帝、王母的色厉内荏,并让他们丑态百出。而身为道门领袖的老丷子(太上老君)自然也逃不过被丑化的命运,他在书中是一个软弱可欺、庸碌无能的饭桶,几次被猴子整得灰头土脸,甚至连已经捉到的妖猴都控制不住,反倒还让其在八卦炉中功力大进,破炉而出,显得极为低能。而就在整个道门都对妖猴束手无策,其统丷治即将被彻底掀翻,猴子就要“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时,玉丷皇丷大丷帝终于被迫抛弃了这个无能的后台,猥琐地躲在书案之下,高声喊出那句“快去请如来佛祖”。

  于是,就在无比废柴却窃据大位的道门被妖猴折腾得原形毕露,再也无法撑起门面之后,这部书中真正的统丷治阶级——佛门便粉墨登场了,并从此充当了天庭的新后台。而佛陀一出手,便立时海晏河清、天下太平。事实上,书中之前那些对美猴王实力的溢美和渲染,其真正的目的都不过是要给佛门造势——每一位读者都清楚地看到:原来就算是已经强大到了逆天程度的妖猴,在佛陀面前竟也如此不堪一击,甚至连对方一只手掌都翻不出去。佛门的强大和书中真正统丷治者的威严,便藉此在读者心底牢牢树立。

  被擒的猴子在五行山下承受了五百年的寂寞孤独,野性渐被磨平,对囚禁生活的畏惧让他变乖了。当孙悟空在五行山下的石缝里委委屈屈地答应观世音的条件,并且开始企盼自己的新主子早日到来,好放自己出去时,他身上的反抗精神就彻底死去了。唐僧放出来的,不再是那个曾经桀骜不驯、心比天高的齐天大圣,而只不过是一个可怜兮兮,刚刚挨了耳光,不敢再行顽劣之举的乖宝宝罢了。

  在取经路上,孙充任了唐僧的跟班,他的地位其实还远不如杨戬。杨戬虽与玉帝失和,但二人毕竟是甥舅关系,他仍然属于顶级贵丷族,可以“听调不听宣”,有着相当强的地位、尊严和自主性。而曾经的“齐天大圣”,此时却已经沦为被人呼来喝去的小厮,整日在昏聩无能的唐僧鞍前马后悉心侍奉。美猴王忌惮的当然不是这个愚蠢怯懦的朝廷新贵,真正将他镇得服服帖帖的,还是佛门这个站在唐僧背后的强大统丷治力量。

  美猴王的堕落日甚一日。在经过金箍的几番调丷教之后,刚踏上取经之路时那个还有些野性难驯的猴子,终于彻底变成了俯首帖耳的奴才。到了取经之路的最后,孙悟空的奴性已然十分深重,完全地融入了奴仆这个角色。他此时对唐僧的孝顺,早已不再是金箍逼丷迫下的虚与委蛇,而是变成了一种发自内心的,徒对师、子对父般的依恋。那一声声情真意切的“师父”,直叫得我全身不适。

  之后师徒四人陆续走完了“八十一难”的过场,顺利抵达西天,分别成佛成圣。在看到这个貌似皆大欢喜的结局之后,其实很少有人会真正感觉到喜悦与满足,而是大多觉得遗憾和恍然若失。因为大部分读者所欣赏的,并不是那个老老实实,像戏丷子、小丑般给高高在上的佛祖、菩萨、玉帝上演一场“取经”话剧的被招安者,而是一开始那个无拘无束、满身率性、能够承载我们追逐自丷由的渴望,肆无忌惮地去大闹天宫的美猴王。然而普罗大众想要的,却不是统丷治者想要的,因此《西游记》的情节走向,不可避免地会从第六章开始,便转为大多数人不愿看到的那个样子。

  其实中国古代涌现出的这些优秀的、满载着奴性的作品,都是在儒家和统丷治者的大力支持下才得以生存并传播地,其存在的首要目的并非用一个有趣的故事来娱乐民众,而是要奴化百姓,削弱其反抗精神,让他们习惯逆来顺受,从而稳固自己的统丷治。在这一点上,与西方和印度等地把百姓受苦说成是要“赎原罪”、“为前世作恶承受报应”是完全一致地。事实上,吴承恩也正是统丷治者豢养的一条忠犬,孙悟空则是其宣扬奴性的重要工具。虽然他在《西游记》开篇时给孙赋予了自丷由意识和叛逆精神,却并非真地想在书中弘扬这些东西,而只不过是要进行一种更为阴险狡猾的奴化说教:所有人都看得清清楚楚,连孙悟空这样的盖世英雄,反抗统丷治者的后果也会如此凄惨,被压在山石下几百年不能动弹,连想吃个野果都成了奢望;而等到他幡然悔悟、俯首顺从、任由差遣之后,便立刻摆脱了不幸,成佛成圣,高高在上,得到令人羡慕的美好结局。

  是追求无谓的骨气,还是攫取切实的荣华,这个选择从此还会困难么?于是《西游记》之后数百年,直至今日,大多才华横溢之士的价值观都是——“学得文武艺,货卖帝王家。”

  出于麻丷醉百姓的意图,吴承恩在将那个叛逆英雄一步步塑造成屈膝奴才时,是让其喜悦地接受了这一事实地,对此持明确的赞许态度。孙悟空最终被如来册封为“斗战胜佛”,这个封号将他笼络到了体制之中。那个曾经潇洒不羁、不畏强丷权的美猴王,终于变成了如来座下的得力打丷手,从一个制度外的叛逆者变成了制度的维护者。美猴王“开窍”了!他终于发现,当初为了空幻的自丷由精神而和强大的统丷治层作对,是何等地不智,又哪里比得上屈膝媚颜、坐享荣华?当年他与杨戬打得你死我活,如今却成了并肩护佑皇权的战友。如果世间再出一个叛逆的强者,那朝廷调去镇丷压的人,或许就是那个当年曾经同样不服管束的“齐天大圣”了吧。

  在《西游记》这部小说中,蕴涵了一种异常高明的奴性宣传。其实书中的玉帝和唐僧,就象征着现实中的皇帝和官员,而孙悟空则暗喻那种恣丷意妄为、不服管束的强者,后来被打服招安,便又成为了归顺朝廷的将领。孙悟空虽然本领出众,但不得不尊奉实力低下的玉帝,受其管束,甚至连受到上丷位者垂青的唐僧都可以对他呼来喝去,否则就会有体制中的强者(佛祖)来将不安定的因素消灭。而既然书中的这种统丷治架构是连神仙们都要遵守的“天道”,自然在凡间也应该被遵循,那么在现实中,那些善战的武将和聪敏过人的文臣们,自然也就没有理由轻视、反抗骄奢无能、全靠着血统上丷位的统丷治者了。而那些民间的才智之士们也应该有样学样,对皇帝委派的知府、县令等官吏俯首顺从。通过塑造这样一个实力强横,曾经桀骜不驯,最终却被彻底征服,并且从此死心塌地投效于统丷治者阶前的乖奴才形象,作者大大昭显了体制和正统的力量,将奴性精神宣扬到了极致。

  至于书中孙悟空本人的形象,也绝非很多人认为的,是什么“自丷由意志的伸张者”、“反抗强丷权的英雄”。其实孙本身就是最大的恃强凌弱者,他在学艺之前还无甚劣迹,可武功初成,便迫不及待地开始欺压弱小,对邻居东海龙族百般凌迫,更强抢走对方多件宝物,一身做派与匪盗无异。与此同时,这个残丷暴至极的妖怪又倚仗实力,招朋聚党,肆意吃人,为祸一方,被他杀害吞食的无辜百姓不计其数。而对于如此血腥残忍之事,孙竟然还洋洋得意,时常说来炫耀,读来实在令人愤慨(“孙悟空笑着说:‘师父,你哪里认得?老孙在水帘洞里做妖魔时,若想人肉吃,便是这等:或变金银,或变庄台,或变醉人,或变女丷色。有那等痴心的爱上我,我就迷他到洞里,尽意随心,或蒸或煮受用;吃不了还要晒干了防天阴哩!’”)。而物以类聚,他麾下的猴子猴孙们也都不是什么好鸟,和它们的猴王一样生性残忍,对同类照样食肉饮血,其低级野蛮之状,比豺狼鼠蚁尚且不如。(“那行者见沙僧打死一个猴精,把沙和尚逼得走了,他也不来追赶,回洞教小的们把打死的妖尸拖在一边,剥了皮,取肉煎炒,将椰子酒、葡萄酒,同众猴都吃了……”)

  在取经路上,孙同样劣迹斑斑,视人命如草芥,时常发怒杀人,有一次竟然还残忍屠丷杀了傲来国的一千多名猎户,双手沾满了人族的鲜血(“可怜把那些千余人马,一个个石打乌头粉碎,沙飞海马俱伤。人参官桂岭前忙,血染朱砂地上。附子难归故里,槟榔怎得还乡?尸骸轻粉卧山场,红娘子家中盼望。”),之后更是将死人的衣服剥尽,尸体扔进万丈深潭,马则杀死切碎吞吃,更为此事而洋洋得意,“抚掌大笑”。在五庄观中,行偷窃之无耻行径的孙悟空仅仅因为童子几句唠叨,就暴露出凶残的嘴脸,不顾对方刚对自己一行盛情款待,悍然将其最为珍视的人参果树推倒,行丷事极其歹毒绝户。过火焰山时,孙去借铁扇公主的宝扇。本来扇子是人家的,借是人情,不借是本分。然而他在被拒绝之后,不顾与牛魔王的结义之情,立刻露出狰狞面目,“挥棒便打”,之后还钻到对方肚子里大加折磨,以逼索宝贝,如此赤丷裸裸地仗恃武力巧取豪夺,欺凌一个女子,而且还是自己的嫂子,所作所为实在让人齿冷。

  起初孙杀戮无辜之后,唐僧还会加以管束,可自从打死白骨精后指责孙,孙撂挑子走人,导致他被妖怪抓走之后,这和尚也学乖了,再也不敢管束泼猴,孙之后遂变本加厉,恣丷意为恶。行至宝象国时,这个毫无人性的家伙便曾指使两个师弟残忍地杀死了两个无辜孩童(“行者道:‘你两个驾起云,站在那金銮殿上,莫分好歹,把那孩子往那白玉阶前一掼’……却说八戒、沙僧,把两个孩子拿到宝象国中,往那白玉阶前螟下,可怜都掼做个肉饼相似,鲜血迸流,骨骸粉碎”)。在车迟国比试法力时,孙在油锅中说话,“监斩官恐怕虚诳朝廷,却又奏道:‘死是死了,只是日期犯凶,小和尚来显魂哩。’行者闻言大怒,跳出锅来,揩了油腻,穿上衣服,掣出棒,挝过监斩官,着头一下打做了肉团,道:‘我显甚么魂哩!’”由这些事均不难看出,孙悟空脾气暴躁,行丷事乖张狠毒,杀人如草,是个不折不扣的凶残妖怪。

  事实上,不仅是在面对人类时心狠手辣,这个满手血腥的家伙对自己的同类(其它妖族)也毫无香火之情,动辄成片成片打杀,手段极为残忍。其实很多小妖都是被迫追随霸占一方的妖王混个日子,并无多少恶行,原本罪不至死,却每次都被其毫无怜悯地无差别屠戮殆尽。在取经路上,为了尽快完成任务,早日融入体丷系,飞黄腾达,孙更是时常勾结“朝廷”,屠丷杀那些曾经和自已一样地位的妖王。其中有些妖怪为祸人间,总算还给了他铲除的借口;可有些妖怪避世隐居,与世无争,却也难逃他的毒手。比如黄狮精从未为恶,却惨遭其灭门,最终还被其吃掉(“行者又叫屠子来,把那六个活狮子杀了,共那黄狮子都剥了皮,将肉安排将来受用”)。至于牛魔王的小妾玉丷面狐狸,在书中也并无任何恶行,却也被其顺手一棒打死。还有对取经四人并无恶意的杏仙,以及腊梅、丹桂两名童女和数个花妖,也遭其无端杀戮,事后还要义正辞严地说上一番强盗逻辑(大意是它们虽然之前一千多年都未做过坏事,但要预防其以后作恶,所以要处死以绝后患),来给自己的暴行冠以正义性,行丷事极度虚伪无耻。其实孙此举真正的目的是要藉此来向自己新投靠的主子表明,自己已经和过去的妖族同胞们一刀两断,是可以信任地。其实质就是自绝后路,以缴纳投名状,用同袍们的尸骨来向统丷治者表忠。

  更令人不齿的是,这个家伙竟然还渐渐学会了混官丷场的那一套,懂得了如何拉关系、讲人情、留余地、给面子,成为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官痞,就连那双火眼金睛也变成了势利眼。在取经路上,当面对那些没人罩着的妖怪时,孙一贯行丷事狠辣,宁杀错不放过;可一旦遇到佛祖、观音之类顶级权丷贵们的童子或者坐骑,哪怕这些妖怪之前抓走了唐僧准备下锅,给师徒四人带来了巨大的麻烦(有些更是击败甚至重创他,令其颜面无存),且之前祸乱人间多年,吃人无数,死有余辜,他也绝不敢下手除却,更不会考虑什么除恶务尽、防止其之后再次为恶。于是像吃了一个国家中所有百姓的金翅大鹏、常年以童丷男童女为食物的观世音菩萨的宠物灵感大王、黑风怪、黄眉童子、金角银角等等作恶多端的妖怪,便个个都能从他的棒下安然离开,从此逍遥法外。如此轻描淡写的处置,与那些与世无争、从无过错,却无辜被戮的杏仙等妖怪们的悲惨命运一加对照,立时便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反差。而就在这些饱含讽刺意味的差别待遇之中,孙也将自己在行丷事时玩弄双重标准,看人下菜碟的无耻做派尽显无遗。归根结底,《西游记》还是一部奴性小说,是为了强化皇权、巩固统丷治而服务地,书中充斥着特丷权思想。正如一些人所感:有后台的妖怪,无论吃过多少人,祸害有多大,都被佛祖菩萨救走了;没关系的妖怪,就算是没犯过错的杏仙树怪,都被一棍子打死了。

  对于奈何不了自己的玉帝、太白金星、李靖、哪吒、二十八宿等天庭众仙,孙起初是相当不屑一顾地,可当这些统丷治阶级有了真正强大的、能够压倒自己的佛门这个靠山之后,他的态度就立即大变。在取经路上,孙悟空对这些之前的敌人、如今的新同僚们颇为尊重,与其相处融洽,很快就真正融入了天庭这个居于前台的统丷治体丷系。而在佛门这个真正的统丷治阶层中的各位大能面前,他的态度就更加谦卑,时常摆出一副奴才嘴脸,自觉自愿地以下属自居,然后跟在对方身后狐假虎威。在取经路上,每当遇到自己搞不定的妖怪时,孙就像挨了打回去告家长的孩子般,频频跑到玉帝、观音和佛祖面前讨好求恳,搔首弄姿,活像一只恃宠而骄的哈巴狗;可一遇到山神、土地等老弱,他就突然威风起来,高高在上,大摆架子,且骄狂跋扈,动辄喊打喊杀,作威作福……将官丷场中媚上欺下的丑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悟空传》一书中的思想和写作目的,则与《西游记》迥然不同。今何丷在是有名的公知,其每部作品的核心目的都是宣扬反抗精神,揭批统丷治者的真面目,这一点从《悟空传》到之后的《若星汉天空》都是一脉相承地(具体详见“赏荐五”),因此在其撰写《悟空传》的初衷里,应该有很大成分是出于对《西游记》中宣扬奴性精神的不满。也正是因为《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劣迹斑斑,作者在《悟空传》中才未将其塑为正义的化身,而是改以金蝉子为全书的精神教父,让其承载了正义、真理和希望。

  而《悟空传》中的孙悟空同样不是什么好鸟。与《西游记》中的猴子一样,它也是一个挨了耳光之后变乖的懦夫、一个醉心于融入统丷治阶层的官儿迷,更同样是一个出卖同袍以换取自身荣华富贵的小人。正所谓“想当官,杀人放火受招安。”书中的孙悟空对这种生存智慧有着极深的理解,遂先后两次点燃战火,煽惑利用群妖起事,以胁迫天庭授予自己高官,最终用百万妖众的累累尸骨为自己换取了一顶“齐天大圣”的官帽,一顶被卑污浸黑、被鲜血染红的官帽。不过由于此书的写作目的和《西游记》南辕北辙,因此书中两个无耻猴子的结局也有着天差地别。《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在决意屈膝事敌之后,顺利成为了佛门的走狗,并自此过上了幸福生活;而《悟空传》中的猴子却在屈膝之后遭到统丷治层的集体排斥和冷落,欲当狗却不为主人接纳,因此长期抑郁痛苦,最终更是因为权丷贵们聚餐时不请他,融入统丷治层的愿望彻底破灭而情绪爆发,失却理智当场闹丷事,最终灰飞烟灭。而借助这个竟然连想当狗都无法如愿的一代强者的悲剧命运,今何丷在也完满地实现了自己的写作意图:即一方面通过让邪恶反派取得最终胜利的情节成功影射了当年那段历史;同时又浓墨重彩地渲染了当邪恶反派势大时,被招安者欲做狗而不能的尴尬境遇,以及那些因为不甘命运拨丷弄而奋起反抗者们在统丷治层的打丷压之下,苦苦挣扎却始终无力改变现实的痛苦与绝望。在今何丷在心中,这些人其实便是那些在那场党争中失败者悲剧命运的缩影。

  事实上,由于作者的写作意图一为奴性宣扬,一为渲染黑暗当道、抗争者惨遭蹂躏的悲情,因此无论是《西游记》还是《悟空传》,读起来都令人郁闷难舒,书中的主角孙悟空也都是那种令人生厌的家伙,看着心烦。而在《大泼猴》中,全书的立意有了很大的改变,或许是作者也早已受不了这种压抑的氛围了吧,所以才按照自己的心意,写出了一部讴歌反抗精神的作品,塑造了一个让人看着舒服、不想吐的孙悟空的形象。应该说,他做得相当不错。

  《大泼猴》是一部燃点很高、时常能令人热血沸腾的书。书中的猴子既是一个自始至终不妥协、不让步,不顾生死地去与天意抗争的斗士;也是一个正直善良,能够寄托人们内心深处对正义伸张的渴求,在潜意识里始终期望看到却一直未能看到的英雄。事实上,也只有这部书中的猴子,才配得上那句“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这种令人激越的反抗精神弥漫全书,书中的杨戬、天篷等配角都是令人欣赏、悲壮不屈的英雄,进一步烘托起了全书的氛围。当然,本书并非那种主人公一帆风顺的意丷淫作品,作为一个坚持反抗,对强大的统丷治层毫不妥协的战士,书中的猴子遭受了远比《西游记》中屈膝当狗的悟空多出百倍的磨难。不过也正是因为这种对《西游记》中奴性精神的彻底颠覆,才大大提升了全书的深度和水准。

  在《大泼猴》这部书中,主人公身上并没有常见的迂腐、滥好人之类让人看着腻味的特质,说话做事也像是个正常人,看着比较舒服亲切。全书并非那种以主角经历为纲的流水账,而是有着大量刻画精彩的配角,与主角一起共同撑起了整个剧情,令作品显得相当丰丷满。而配角们的对话比较自然,遇事时做出的选择也大多符合情理,智商在线,不会一看就觉得虚假生硬。此外,书中的情感描写也具备一定水准,在感染力方面多有出彩之处,泪点低的朋友看之前最好先去买包纸巾。最难得的,是剧情相当精彩,极少落入陈旧的套路(笔者对剧情的走向没有猜对过一回),频繁颠覆想象,却又转折得流畅自然、合乎情理,令人满意。

  相较于情节的高水准,这部书的文笔要差上老大一截,于是笔者当时选择了听书方式,每天边跑步边听。虽然听书时往往难以体丷味到书中的精微之处,但对于文字功夫平庸的作品,这种模式却能够规避词工水平不足的尴尬,整体看来利大于弊;而且这部作品的文风和语言特征与播讲方式相当契合,更是令体验有了大幅提升;特别是“莫言鬼语”的播讲水平出类拔萃,又是少有的用心,更是将这部本来只是介于一二流之间的作品升华到了一流的层次。因此,建议大家采用听书的方式,不要错过真正的精彩。

  《大泼猴》这部书最令人遗憾的,就是它的书名,一看就给人以一种粗俗肤浅的感觉,脑海中会立时浮现出一个神经质的暴力猿猴形象,作者起名字的水准实在是烂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他的笔名“甲鱼不是龟”更是同样地垃丷圾,和书名简直烂得难分轩轾。在其故作聪明且自觉高明的机巧之下,透着想耍俏却最终只是让大家都觉得尴尬的力不从心,以及出乖露丑却不自知的自以为是的愚蠢。

  这部书的前半段相当优秀,但从孙道心被破之后,剧情就变得不堪入目,之前的各种亮点也丢得一个不剩,反倒是那些令人担忧的、其他写手常犯而之前却始终能够规避的各种毛病,竟然一个不拉地纷至沓来,导致全书水准大降。特别是玄奘莫名其妙、陈腔滥调般的“证道”,以及围绕“证道”这个关键因素而衍生出的一系列情节,都即拖沓又无聊,故弄玄虚,生硬牵强,就像是一个乏味的笑话,让人听着无比心烦,频频产生从高楼顶上纵身一跃的冲动。而就这样半死不活地坚持了一些章节之后,作者终于日暮途穷,就连这种低劣的水准也编不下去了,只好把眼睛一鼓,牙关一横,深吸一口气,持刀猛然向下一挥,并在血光迸溅之中,发出一声饱含屈辱却又痛到极致的凄厉惨嚎……

  又一部本可成为经典的作品,就这样虎头蛇尾地与“里程碑级仙侠小说”这样的美誉失之交臂,着实令人叹惋。

 6.《驱魔人》

  女写手本来就少,又大多文风黏糊,情感描写过多,不管何种类型最终都会写成令人生厌的琼瑶式狗血爱情剧,因此笔者能看得上眼的就更少,而柳暗花溟,就是其中之一。事实上,光是细细品味这个笔名,就能让人感到鬼气森森,背后寒毛竖起。
  《驱魔人》是一部文字优美、赏心悦目,令人读来如沐春风的恐怖灵异小说。建议在午夜时分,关上所有的灯,一个人在黑暗中,静静地观看。绝对——
  吓死你!


  7.《雪中悍刀行》

  翻开书卷,笔者的第一个感觉,便是惊喜。

  文字优雅清丽,且略具古风,字里行间中洋溢着空灵的韵味,如诗画般旖旎,把江湖写出了美丷感,同时笔下又自有一股磅礴纵横之气,不失武侠小说应具的风骨。只看了几段,笔者便忍不住要击节而赞,更为自己能够结识这样出色的作品而感到庆幸。

  “又遇到一场能够沉浸其中的盛宴了。”我闭起眼,喃喃地对自己说。

  在通俗娱乐小说的写手里,烽火和猫腻素来被并称为两大文青,时常被一些妄人排在一起讥讽唾骂。在这些人眼中,无论是《将夜》还是《雪中》,里面都充斥着装丷逼和卖酸,优点几无一处,可谓彻头彻尾的垃丷圾,应该避而远之。然而在笔者看来,这些以偏概全的家伙都身具惊人的愚蠢,对一件事物的某一方面看不惯,就要否定其整体,甚至是相关的一切,对其身具的各种优点则有意视而不见,尚不能使用全面、客观、一分为二的视角去看待事物和分析问题,其智商和意识水平还停留在小学生的层面,并不具备生活自理的能力。

  《雪中》煌煌四百万字,立意高远,气象宏大;书中既有千钧一发、险象环生,亦有诗情画意、人物风流;舒缓处令人悠然自适,激越时又能让人热血沸腾;既有着刀光剑影的刺丷激惊险,也有“江湖夜雨十年灯”的温馨隽永;更难得的是,作者将对江湖和庙堂的描写十分和谐地穿丷插在了一起,大大丰富了这部作品的内涵。众所周知,把江湖与朝堂结合起来写,难度相当之大,之前只有《死人经》和《大唐双龙传》的作者敢这么玩,不过两人做得都不好,江湖与庙堂间的切换非常生硬,剧情脱节严重,都存在明显的败笔。而《雪中》尽管在这方面同样存在一定问题,却已经是迄今为止契合两者最为融洽自然的作品。

  和另一位知名的武侠小说写手小椴一样,烽火戏诸侯同样拥有华丽的辞工和唯美的文风,这固然能够让他们的文字水准凌驾于大多数写手之上,却也恰恰昭显出其文笔还未臻至大巧不工的层面,和燕垒生这种文风质朴,于素淡白描中见功夫的顶尖写手还有着一段距离。幸好,烽火虽然同样有着过度煽情的毛病,但在文青方面还未沦落到无可救药的地步,没有像小椴走火入魔之后那样,干脆把武侠小说写成了散文,虚渺空泛,惟剩浮华,酸得没法看。

  比起另一位唯美文风的知名写手树下野狐,烽火则有着显著优势。大家都明白,感染力是一部作品最难做到的因素之一,也是衡量写手水平的一个关键。而树下野狐还停留在堆砌辞藻的层次,以致于《搜神记》虽然文字华美、想象玄奇,通篇的感染力却相当薄弱,令人读来味同嚼蜡。烽火则不然,此人颇为擅长感染力的营造,书中常有令人掩卷感喟、甚至是泪盈眼眶之处(如找地瓜那一篇)。虽然在笔者看来,与朱自清那种用平实素淡的文字就表现出强烈感染力的高超水准还有着一定距离,但已经超越了金庸、古龙等宗师,在武侠作家中独占鳌头,和树下野狐这种感染力严重缺失的二流写手更是拉开了鸿沟。

  《雪中》之后,恐怕再难有江湖能让我们动情至此!

  此外,作者在人塑方面也相当出色。虽然主人公在开篇伊始是一个令人生厌的纨绔人丷渣,甚至烂到让笔者萌生弃书冲动的地步,但在笔者用“主人公烂不表示书写的烂”、“连《吴三桂大传》、《汪精卫秘史》我都能看完”之类的想法自我麻丷醉之后,终究还是坚持了下来。也幸好作者很快便结束了这种手法拙劣的欲扬先抑,开始从各个角度对主人公进行粉饰溢美,因此后面这厮就没有开始时那么贱了,还可以忍。当然,作者硬要把一个靠着家世、奇遇、传功而登顶,更有着无数脑残美女投怀送抱的公子哥儿塑造成圣贤,试图将其不劳而获所得的一切都说得天经地义、理所当然,将其履行应尽责任的正常行为牵强地褒扬为高风亮节,自然会令大多数因妒生恨的diǎo丝读者们心生不忿,像是嘴里被别人吐了一口痰般恶心反胃。

  如果说《雪中》的主人公令人难生亲近之意的话,那书中对大量配角的出彩塑造,才算是真正撑起了这部书的骨架。书中生动刻画了不下百人,且各具性格特色,展现出了作者出色的人物描写能力。尤为难得的是,在烽火笔下,不仅仅只有王公贵胄和武道宗师,也有着大量市井中形形色丷色的小人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百态。虽然烽火相当擅长于武斗描写,书中有着多场堪称经典的打斗片段,但其笔下却不仅仅只有刀光剑影和豪情万丈,而是花费大量笔墨,写出了小人物们闯荡江湖时的落魄困窘和悲凉心酸,给读者们呈现出一个饱含人情味的江湖。在这一点上,比起只肯将人物刻画聚焦在大人物和重要角色之上的金庸、古龙等宗匠,无疑要更胜一筹。

  更为难得的是,在金、古等宗师笔下,虽然刻画出的人物也各具特色,但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脸谱化——无论是嵩山掌门还是华山掌门,无论是少林方丈还是魔教教丷主,都高高在上,脱离了市井和生活,更像是一个符号,而非真正的人。而烽火笔下的那些武林魁丷首们,身上则少了一些出尘气质,多了几分世俗间的柴米油盐。无论是爱抠脚的剑神、缺了门牙还很抠门的老黄、喜欢调戏美女的温华,还是经常与徒弟比赛谁尿得更远的武当掌教,都脱离了样板化,好像就是我们身边的人,看着真实、亲切、舒服,能带来良好的代入感。

  烽火戏诸侯是一位颇有写作天分和才情的作家,而且尤其擅长武侠小说,无论是对江湖氛围的营造还是打斗描写,都有着相当高的水准,具备了超越金庸,将传统武侠推进到新高度的底蕴,然而其部分写作能力的欠缺,以及在本书写作时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拖了后腿,令《雪中》最终折戟沉沙、水准大失,未能成为武侠小说发展史上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其一,与《死人经》一样,作者将战争作为写作的重心之一,利用其来引发矛盾、推动情节。然而作者描写战争的能力严重不足(但仍比金庸表现出来的要好),且对这一点又颇有自知之明,因而并没有像《死人经》的作者那样勉力而为、自取其辱,而是采取了逃避的办法,对战争场景基本采用虚写,浮光掠影般寥寥几笔带过。事实上,金庸在《射雕》、《神雕》中也是这么做地,却并未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不过那是因为金庸的作品并不主要倚靠战争来推动情节,而将战争作为剧情高丷潮和情节主要推动力的《雪中》却势必不能如此,然而作者却又无力实写,因此便唯有曲线救国,在每场战事之前都花费大量笔墨去造势渲染,详细实写战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以及对各家势力的合纵连横等等,试图通过侧面描写来烘托氛围,尽量将作为剧情核心之一的战争具象化。平心而论,这些铺垫写得非常精彩,令人每每对即将开场的大战满怀期待,结果等来的却是戛然而止。这就好比是两个绝顶高手要争夺天下第一,万众瞩目,花了一年时间精心搭起一座擂台,又宣传造势了半年,令此战成为各方关注焦点。最终,全国的武林名宿和数十万武者齐聚台下观战,主持人将气氛烘托到了高丷潮,大家都伸长脖子,看着两大高手跃上擂台,之后一声锣响,决战即将开始,双方不死不休,人人满怀期待,眼睛都不敢眨……结果这个时候——擂台塌了。

  作者自以为这样的手腕相当高明实用,频繁拿高开低走的剧情来敷衍读者,殊不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此耍小聪明,只会弄巧成拙,更招人恨。为了掩饰剧情的有头无尾,作者还玩了另外一个小花招,即频繁进行场景切换,战事一开幕就切到另一事件,再切回来就是直接交代结局了。虽然敷衍的效果确实不错,但如此生硬地打断剧情,严重破坏辛苦营造的氛围,令阅读失去了连贯性,更是对全书的阅读体验造成了致命的影响。

  其二,作者虽然是迄今为止对武林和庙堂的融合最为出色者,但就庙堂政争描写的客观水准而言,仍然非常拙劣。作者的初衷是希望详细构架出一个栩栩如生的帝国和一个政治斗争激烈的朝堂,并将其作为全书的背景,以增强文风的厚重、剧情的复杂度和真实感。然而庙堂描写本来就难度较大,需要对政治、人性把握深刻,需要具备强大的历史底蕴,能把控好这一点的通俗娱乐小说写手寥寥无几,而烽火还远不具备相应的能力,自然会越写越是手忙脚乱、破绽百出。更何况,作者还要将更多的笔墨放在江湖之上,这势必又会导致对庙堂诸公的刻画严重不足,令其大多沦为脸谱,与大量刻画出色、活灵活现的江湖人物形象完全不可同语。而出于同样的原因,作者对政争的铺垫和背景描述也均出现了明显的缺失,朝堂上各种斗争和治国政略都是临时凭空塑造,令人觉得一头雾水,毫无共鸣,这同样大幅拉低了全书的水准。

  平心而论,无论是战争还是庙堂,都是相当难写的因素,连武侠泰斗金庸和古龙都不敢涉足,只能藏拙回避(最多浅尝辄止虚写上几句)。烽火和《死人经》的作者敢于挑战难度,其勇气还是可嘉地,但结果却都很悲剧(自开篇就十分拙劣,之后更是越来越举步维艰,最终只好仓皇结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全书的烂尾度)。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既然雄心万丈地想要涉足高难领域,就要做好承受压力、面对困难的准备,然而作者撑开摊子却一味回避,畏畏缩缩地躲在皮袍之下,毫无担当,最终更是一刀了之,终为天下所笑。

  其三,作者对人心、人性的把握能力较差(这点不仅仅局限于庙堂中人,江湖中人也同样如此),书中很多人物的行为和思维习惯都缺乏逻辑性,看起来神经兮兮地,行丷事也常常颠三倒四、莫名其妙。在这方面,金庸做得要好很多,他书中的大量人物都是为影射大陆权丷贵而塑造地,因而非常贴合实际,真实感较强。

  其四,主人公起初的武力提升还算合理,剧情因而较为精彩。但在行文过半之后,作者给主人公开了金手指,让其毫无逻辑地迅速升级,严重破坏了之前架构起来的力量体丷系,令全书水准遽降。特别是神灵附体这种桥段,更是典范级的败笔,却也被作者奉若至宝,频繁拿来使用,这更令力量体丷系的崩毁雪上加霜。而且全书种马严重,大量出色丷女子上赶着倒贴主角,和几辈子没见过男人似地,让人看着膈应,也破坏了真实感,这点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本书的水准。

  当然,以上所述,全都不是重点。

  《雪中》最大的问题,还是其惊天动地般的烂尾,这一方面是因为武侠与战争、庙堂融合的高难度令其难以为继,一方面则是源于作者的不负责任。很明显,自写作伊始,作者对全书就没有一个全盘规划,更没有细纲(因为制作细纲很麻烦 ,而且按提纲写,会大大增加中后期的写作难度,比随心所欲信马由缰会辛苦得多),这势必会导致情节和线索随意发展,越来越难以收束。当然,《雪中》烂尾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作者驾驭多线索、把控复杂情节和众多人物的能力不足,却又不知自律,没有按照自身能力预先限制出场人物数量和线索复杂度的自觉,摊子铺的太大,伏笔埋设太多,营造的势力更多,最终把自己都搞糊涂了……按照正常的行文节奏,如果各条线索全都照顾到,全都完整收束,这部书再多写二百万字也不够,作者却以一页纸就轻松达成了目标,又怎么可能不招人骂呢?

  烽火的作品,笔者只看过这一部,但不问也知道,他的所有作品肯定都是一个德行,就和烟雨江南的那些佳作一样,全部都以烂尾收场。这一方面是能力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缺乏责任心所致,毕竟就算能力不足,强行按正常篇幅完成肯定会举步维艰,水准也势必大降,但总是要比彻底的烂尾好得多。不过作者是个令人景仰的聪明人,又怎么可能去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自然是会选择直接收工,另开新书,轻松自在地再捞又一桶金了。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能力不足,又毫无责任意识的人,肯定每部作品都是一样的套路:即前期随心所欲乱写,摊子铺得很大,写到线索复杂了、人物多了,写起来感到困难了,就果断走入敬事房,只给大家留下一个大大的省略号……

  一代奇书,中道崩殂,未竟全功,不亦惜哉!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铜币 +5 收起 理由
余时闲 + 5 + 5 论坛有您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发帖际遇]: pig1999 在流浪艺术团客串小丑,获得 5 铜币 报酬.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听众

0

收听

0

好友

儒士

Rank: 4

UID
10751
积分
334
回帖
324
主题
2
铜币
828
威望
171
银币
0
贡献
0
发书数
0
注册时间
2015-9-27
最后登录
2024-4-14
在线时间
57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8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8.《心理罪》

  “与野兽搏斗的人,都需了解它们变成野兽的过程。”

  “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尼采

  在雷米笔下,总是弥漫着一种幽暗昏惑的气息,就算是那些阳光之下的场景,也总是让人觉得自己正身处危险当中,没有半分安全感。本书的前两个故事以大学校园为背景,翻开书卷,便会进入一个乍一看生机勃勃、明亮轻松,细读时却又觉得阴气森森、思之极恐的大学校园,并就此坠入一个个精彩纷呈却又惊心动魄的迷局之中。

  继《余罪》之后,又看到一部上档次的刑侦类作品,笔者实在非常高兴。这部小说改编的连续剧名气很大,影响远超小说本身。其实像这种文笔在水准之上,又侧重于心理描写的作品,看书时的体验要远好于影视作品。后者仅能得书中精髓之一二,选择之不啻于暴殄天物。

  作者是中国刑事警丷察学院的刑法学教师,精通犯罪心理学和刑侦学,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对口的交际圈子令其作品中有着大量内行的描写和真实案例的再现,这让他的作品有了一定的高度,真实感的营造也因而非常出色,再辅以奇诡的想象和精巧的布局,令全书有着相当良好的阅读体验。特别是作者因为专业原因而精擅于对心理活动的刻画和把握,对人性的挖掘也比较深入,更是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深度和感染力。

  《心理罪》并不是一部推理小说,不以复杂的烧脑剧情见长,而是一部刑侦破案类的作品。由于作者长于犯罪心理学,这又是一部以“心理画像”为特色的破案小说,一部类似于《福尔摩斯探案集》的作品。主人公方木是一名在校学生,却莫名其妙地卷入了一个恐怖的杀局。凶手一直在暗处看着他,他也在不断分析着凶手的心理,一笔笔地描摹着特征,直到那张脸的轮廓越来越是清晰……

  单说文笔,雷米与常书欣还有着一定差距,但也已经算得上相当不错。论及破案情节的精彩程度,本书与《余罪》则算得上是并驾齐驱、各擅胜场。不过《余罪》在案情之外还穿丷插了大量精彩的都市生活桥段,且水准很高;而《心理罪》虽然侦破剧情精彩,但细节描写上却略处下风,人物塑造相对平面单薄,场景描写不够,叙述张力也有些不足,导致了全书的整体水平比《余罪》还是要逊色一筹。

  和猫腻一样,作者非常注重情节上的不落窠臼,凡是常见的桥段在书中都不会出现,这一优点贯穿始终,从大的剧情框架到小的细节递进莫不如是,这也是笔者最欣赏二人的地方。特别是前两个故事,布局机巧,匠心独运,且情节紧凑,悬疑恐怖的氛围也营造得非常到位,凶手潜藏极深,读者始终身处惊怖困惑之中,令人手难释卷。

  全篇一共五个故事,阅读顺序如下:第七个读者-画像-教化场-暗河-城市之光。后四个故事各有一个短篇外传,将正篇的情节填充完整,应各自紧随正篇之后阅看。其中前两个故事的剧情最为精彩,作者在心理画像方面的积淀也运用得淋漓尽致。不过在后几部的撰写中,由于作者积聚半生的才情已然耗尽,剧情渐落下乘,不仅作者最擅长的“画像”少有出现,案情也不如先前巧妙,有了故弄玄虚的斧凿匠气,真实感和悬疑感均直线下降。作者自知江郎才尽、无力回天,遂果断地终结了这一系列,还算是有着几分自知之明,避免了烂尾收场的可悲结局。




  9.《缺月梧桐》

  《缺月梧桐》是一部非常独特,可以说是前无古人,之后也多半再无来者的武侠小说,一部意在贴近真实的、反武侠的武侠小说。在这部书中,写的不是传统武侠作品中的行侠仗义、江湖风丷波,而是独辟蹊径,浓墨重彩地写出了现实的黑暗与残酷,全书充斥着厚黑和反英雄主义,对侠义精神的嘲讽更是贯穿始终。显而易见,作者试图戳破前人所营造的那些关于“江湖”的虚假泡沫,还“武侠”两个字以本来面目。看罢这部书,无论是之前那些读过的武侠作品所熏染出的武侠情怀,还是对“江湖”这个抽象概念的认知,都会彻底坍塌,那从孩提时便自武侠影视中萌芽而出的侠义精神更是会彻底幻灭。

  在金庸笔下,武侠小说其实不过是成人的童话,各个主人公都会在不断的奇遇、狗屎运和不劳而获中,一步步从寒微走到巅峰。借助这样的一场场意丷淫幻梦,作者迎合满足了无数diǎo丝和LOSER内心的热望,从而让自己功成名就,跻身富豪。然而在《缺月》中,作者展示给我们的则是另外一种江湖,一个没有慷慨悲歌和浪子风流,没有青衫磊落和对月独酌,半点也不高远出尘,甚至没有一丝浪漫气息的江湖。这个江湖不再那么缥缈遥远,总像是与现实生活隔着一层纱,而是洋溢着浓郁的市井气息。在《缺月》中的江湖里,没有不食人间烟火的英雄侠少,也没有隐居深山餐风饮露的世外高人,每个江湖客都需要赚丷钱养家,江湖大豪们也不是整天在酒楼中吃喝摆谱、不务正业,而是必须要为了谋生而辛苦奔忙。哪怕是名门大派的武道宗师,也需要靠着开青楼办赌馆贩私盐来维持生计,养活一大家子人。在这个江湖里,充斥着赤丷裸裸的利益纷争和钱权至上,人人狗苟蝇营,一切都恍若真实……其实这些年以来,大家都被那些“童话式武侠”给骗了,从古至今,那些充斥着社会黑色或灰色领域的帮会、门派,还有那些所谓的侠客和豪强,其实不过就是些帮会和黑道分子,整日靠着捞偏门赚丷钱,像老港片中的古惑仔那样为了抢地盘而在街头砍人,这才是一个江湖的真正面貌。

  《缺月梧桐》是一部写实类作品,书中所描述的江湖恰是现实社会的缩影,那些刚毕业或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应该看看,以便了解真正的人心世情,尽早摆脱幼稚和天真。作者有着一流的写作水准,而且特别擅长于武斗描写,能够轻易营造出良好的画面感,对人性的挣扎和沉沦更是描写得异常精彩,达到了宗匠的层面。不过这些都是细枝末节,作者真正出色的地方,还是他身具的叛逆精神,和对江湖本质的深刻揭批。

  在《笑傲江湖》、《萧十一郎》、《多情剑客无情剑》等作品中,作者都对道貌岸然的正道大侠们的伪善做出了揭露和嘲讽,但却也仅限于此。将其推进到更高高度的,是温瑞安的中篇小说《侠少》。书中以一个在茅坑里学会绝世剑法的少年的眼睛,看到了他所处门派,甚至是整个武林中大部分名宿的伪善和无耻,把一部武侠小说写成了《官丷场现形记》,极具讽刺意味。事实上,《侠少》应该算是第一部反武侠、反侠义的作品,算是开了历史的先河,而缺月梧桐这位台湾写手很可能就是受到了这部书的启蒙和影响(不知是否偶然,《缺月梧桐》中的主人公王天逸和《侠少》中的主人公都是青城派的),不过他却并未止步于此,而是变本加厉,将这种对整个武林的黑化和揭露远远推进到了十倍于《侠少》的地方,一个恐怕再也无人能够超越甚至到达的高度。

  《缺月梧桐》不仅仅是一部意在颠覆侠义精神的逆向作品,同时也是一部暗黑类小说,它的思想深度明显要高于一般的武侠作品,着眼点不再是刀光剑影和阴谋布局,也不是侠义仁善、为国为民,而是人性的堕落、善良的湮灭,以及触及灵魂的道德拷问。书中描画的江湖极为真实,生动细致到了让人毛丷骨丷悚丷然、不寒而栗的地步。这个江湖功利而又冷漠,其间没有情义,没有善良,没有信仰,更没有忠诚,只剩下欲丷望与贪婪、背叛和血腥,以及无所不在的尔虞我诈。每个人都要在江湖中苦苦挣扎,时常面临着背叛和抛弃,身不由己,面目狰狞,为达目的无所不用其极。就算是曾经单纯善良的人,最终也会变得面目全非,彻底融为这残酷江湖的一部分。

  说起暗黑类小说,《幽冥仙途》和《亵渎》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但与《缺月梧桐》相比,无论是黑暗的程度还是人性挖掘的深度,都还有着不小的差距。前两者中,主人公虽然也是通篇在黑暗中挣扎沉浮、历尽艰辛,但整部书在本质上仍然属于色彩明亮的童话故事,主人公在黑暗中渐渐风生水起,越走越高,虽然过程要比大多数更加幼稚的作品曲折艰辛,但写得终究还是一场命运的宠儿最终走向成功的意丷淫故事,读者内心对其是非常羡慕地,恨不得以身相代。而《缺月》给我们展现的,则是一幕压抑沉重的悲剧,全书弥漫着彻头彻尾的黑暗,通篇看不到一丝光亮。虽然主人公的日子也是越过越好,但读者们却只会越看越觉得寒冷,对他的经历非但不会艳羡,反倒会产生怜悯、同情的心态。

  在《幽冥仙途》和《亵渎》中,主人公虽然身处邪道、满手脏污,但内心对所做的恶事却无太多愧疚,甚至还会享受其中,因此大多数将自己代入主角的读者们在阅读时并不会觉得不适,反而会感觉与有荣焉。而在《缺月》中,推动情节的已不再是主人公在黑暗中的逐步成长和实力升级,而是现实的压迫和人性的蜕变,因此便可以进行否定和反思。从始至终,王天逸都在善恶之间苦苦挣扎,一面做着无谓的抗争,一面又在现实逼丷迫下被迫为恶。在内心中,他对邪恶的自己深感厌恶,时刻渴望得到救赎,却又无力改变现状,因此始终陷于彷徨和苦闷的情绪之中。他面目扭曲地挥动着屠刀,眼底深处却又残存着一丝不甘和无奈。

  在写手缺月梧桐眼中,身处一个真实的江湖,堕落不是一个人主观上善良正直就可以避免地。在沉重的现实面前,不遵循黑暗规则的人唯有毁灭一途,能够生存下来的人,必然已经完全抛弃仁义和善良,清白者早已经埋骨道旁,唯有堕落者才能够越爬越高。借助这样一部作品,作者扯下了“江湖”身上披了多年的皇帝新衣,向每一位读者证明了堕落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也证明了在一个成熟的江湖里,根本就容不下侠义精神。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善良是善良者的墓志铭。想象很美,现实无奈。质朴善良,无处栖身。侠义已死,有事烧纸。

  原来之前那些武侠小说中的大侠,都是假的。

  “我要做个侠客!做个义盖云天的侠客!”王天逸曾这样说。




  10.《帝世纪》

  相较于《帝世纪》,《搜神记》不过只是尘泥。

  这两部书颇具共性,均是以华夏上古传说为背景的神话志怪小说,不过水准却有着不小的差距。虽然《帝》的名气不彰,但其真实水准却要高于被很多人视为仙侠作品魁丷首,其实水平连前五都排不进的《搜神记》。

  《帝世纪》以炎黄时代为背景,以各部落之间的征战冲突为骨架,在读者眼前徐徐展开了一幅恢弘的画卷,并通过出色的细节描写和一个个惊险刺丷激、令人沉浸的精彩故事,让人感觉身临其境,真正坠入了那个神话年代,领略到一幕幕慷慨悲歌的大荒英雄史。

  作为一名主编,作者的文笔还是够格地。全书悬念丛生,高丷潮迭起,因此尽管武力体丷系比较混乱,且逻辑硬伤频繁出现,笔者却仍然一度相当看好,认为其能够轻易碾压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搜神记》,成为本土仙侠类作品的标杆之一。可惜作者能力有限,随着剧情铺开,线索日益复杂,渐渐无力收束,只好草草了事,未能善始善终,浪费了一个如此优秀的格局,实在令人扼腕。

  不过,这难道不正是如今的通俗娱乐小说领域中,那些优秀写手和优秀作品的普遍写照吗?




  11.《官居一品》

  以明朝为背景的历史穿越小说,多会选择明末时段,走抵御满清入关、阻止神州陆沉的lu子,然而《官居一品》却另出机杼,虽然同样是玩穿越者改变历史走向的老套路,却是以嘉靖、隆庆两朝为背景,以官丷场倾轧和改革变法为主线,有着一定的自身特色,对历史的思考也较有深度,和《窃明》这种以战争为写作重心的作品可谓各有千秋。

  作者历史功底深厚,对晚明时期社会、经济、军事各领域的认知较为深刻,再现历史的态度也还算客观,因此本书虽然是一部架空小说,内中所述却相当贴近于真实历史,对历史人物的再现也算得上持中全面,对了解那段历史颇有帮助。读罢此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令你对嘉靖、隆庆两朝的权力架构、党政势力、社会文化、商会对朝局的影响,以及科举、财税、卫所等制度形成初步的概念,并对两任皇帝和朝堂名臣,以及当年的那些风流人物们开始有所了解。

  作者笔力精湛,文言功底扎实,对两朝的描摹刻画生动细腻,并形成良好的时代既视感,用一部五百万字的历史架空小说,生动地绘出一幅栩栩如生的晚明图景。书中的内容较为丰富,虽然将重心置于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之上,却也大量穿丷插了南方抗倭战争和北御胡虏等沙场浴血情节,读来不觉单调。  作者用笔奇正相辅,既有着严肃的历史感,又不失趣味性;行文时也做到了有张有弛,既有着令人艰于呼吸的腥风血雨、沙场死斗,也有着让人轻松的酒场诗会、文采风流;剧情更是环环相扣,一波三折;同时还有着良好的真实感,让人读来欲罢不能;主人公虽然是一个穿越者,但很少使用黑科技之类的作弊手段,因此通篇也并无违和之处;这部书最大的亮点,是作者对官丷场倾轧的描写非常细致生动,明显要强于一般的历史架空小说,堪称是一部混迹明末官丷场的教科书。这基于作者拥有良好的洞察力和较为丰富的历史背景知识,在权谋布局的描写上也极具天分。

  作者的不足之处在于不擅长战争描写,甚至连战前的军事部署都不会写,每每捉襟见肘,只能一味虚写糊弄;此外,其在情感描写方面亦是同样拙劣,只能一味淡化回避;作品前期的人塑较为丰丷满生动,后期由于将笔墨过多地用于朝堂政争,人物形象较前面而言略显单薄,一些情节的画面感也有所下降;作者收束线索的能力十分平庸,作品虽然未如《紫川》、《诛仙》那样烂尾烂得惊世骇俗,说一句后续乏力却也毫不为过。

  整体而言,本书的厚重度和真实感均逊色《新宋》不止一筹,但在穿越历史小说中能够居于前列却是无疑地。作者有着不错的基础和潜力,值得期待。希望其今后能够有所突破,以那些尚未出现过优秀作品的朝代为背景,写出一部能够媲美、甚至超越《新宋》的历史架空类佳作。




  结语:

  如之前那几篇赏荐文般,笔者在文末仍然想说上几句题外话,和大家侃一侃这两年中,自己在阅读通俗娱乐小说时萌生的一些想法。其中一些话可能会让部分人觉得不舒服,还请多多宽容和包涵。毕竟说得是真话,看起来肯定不会那么顺眼。

  在上一篇赏荐里的结语里,笔者同样多嘴,说了不少让某些人看后感觉不爽的话,以致于不少人还跑来抗议,让我以后老老实实推书即可,少扯那些无关的玩意儿。不过笔者也想反向建议一下,不爱看结语,到此为止就好,又何必看了再跑来提建议呢?你不爱看不表示所有人都不爱看嘛。还有一些人则是不明白,为什么我说的话总是看着别扭,其实原因很简单——不把话说得“逆耳”,又怎么能让它看起来像是“忠言”呢?
[发帖际遇]: 西元3000年,身为考古学家的 pig1999,从起点的服务器里面考证到古人类的强大程度,获得奖励 1 威望.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听众

0

收听

0

好友

儒士

Rank: 4

UID
10751
积分
334
回帖
324
主题
2
铜币
828
威望
171
银币
0
贡献
0
发书数
0
注册时间
2015-9-27
最后登录
2024-4-14
在线时间
57 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8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武侠小说的发展历程

  武侠小说是通俗娱乐小说中的一种重要类型,也是笔者的心头所爱,因此就其发展历程,在这里聊两句个人的一管之见。

  武侠小说的发展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起初的形式是各种剑仙传奇和话本,到清代则发展为《儿女英雄传》这种结构成熟的侠义小说。步入民国之后,出现了一大批如《三侠剑》、《卧虎藏龙》、《童林传》之类的旧武侠小说,这也是最接近现代武侠小说的一批作品,一度拥有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力。然而旧武侠小说缓慢的节奏和毫无悬念的情节套路,令其吸引力日趋衰落,渐为时代所淘汰。直至上世纪下半叶之后,武侠小说界相继出现了三次大的变革和飞跃,才令武侠文学重获生机。

  1954年,由于人们普遍质疑看起来软丷绵绵的太极拳的实战能力,吴氏太极宗师吴公仪与白鹤拳大家陈克夫在澳门打生死擂。此事让香港一家报社的社长罗孚看到了商机,遂令社中小编梁羽生在《新晚报》上进行武侠小说连载。然而梁看不起武侠小说这种低俗文学,一口回绝。罗孚大怒,直接在报上发布消息,称从明日起将刊登梁的武侠连载,硬赶鸭子上架。梁羽生为了生计,被迫屈从,开始委委屈屈地撰写《龙丷虎丷斗京华》。自此,一种节奏更快、情节更新颖的武侠小说登上了历史舞台,赋予了武侠小说新的生命力,更开创了新派武侠的先河。梁羽生这个本应籍籍无名的报社小写手也藉此名扬天下。

  然而,尽管梁羽生的作品比民国时期的旧武侠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作为一个承前启后者,他的笔下仍然不可避免地残余了大量旧小说中的糟粕,因此梁作中仍然存在着极大的问题:不仅情节发展缓慢,而且套路化严重,剧情构架僵硬呆板,毫无悬念,让人看得昏昏欲睡;书中承载的价值观也比较迂腐;书中人物更是脸谱化严重,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这些问题的存在,令梁作的吸引力始终有限;而且随着时代发展,读者的口味不断提高,更是导致了梁书读者的日渐萎丷缩。在这个过程中,武侠小说的影响力本应江河日下,然而曾与梁为友,后来却又与其反目成仇的金庸横空出世,将武侠小说进一步推动变革,才令其十倍百倍地普及开来,并让武侠文化彻底融入了华人世界。

  金庸本来也瞧不起武侠小说,认为是市井文化,与自己清高的文人气质格格不入,然而梁羽生取得的显赫成功和因之而来的巨大名利,令这个生性功利、擅于钻营的写手动了心,于是在梁羽生一举成名之后的第二年,他便开始写自己的第一部武侠作品《书剑恩仇录》,并自此一发而不可收。凭借着在这个领域中丷出众的天分和才情,金庸用更有吸引力的情节、更出色得多的文笔和更加卓越的写作技法,将武侠小说在梁的基础上又大幅革新,让其更加适合新时代的需要,也彻底铺开了新派武侠的图卷。

  就在金庸完成他十五部作品的近二丷十丷年间,无数武侠作家如雨后春笋般陆续涌现,但皆为庸碌之辈,唯有古龙和温瑞安可堪一提。不过这两人的作品虽然都有着自身独特的风格,也都有不少超越金庸的独到之处,但整体水准还与其略存差距,更未能突破旧有的框架,形成变革意义的推动。直到另一位宗师黄易出现,才继梁、金之后,推动了武侠小说的第三次变革,将武侠文学推进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黄易在武侠小说发展方面最大的贡献,不是他引领的“宏大篇幅+巨量人物+异常复杂的情节线索”这种风格,也不是他把武侠与历史、军事、政治史无前例地充分结合,而是在于,他为原本已经死气沉沉、裹足不前的武侠文学,开拓出了一条新路,让人们看到了门后那广阔的世界,令已经将想象驰骋到绝路尽头的武侠文学,又再次活了过来。

  很少有人思考过,在那些武侠小说的故事结束之后,那些令人景仰的大侠们,会有一个怎样的归宿和结局。当魔头死了,大仇报了,天下太平了之后,这些已然天下无敌的强者们,又该何去何从?又该怎样度过自己空虚无聊的后半生呢?

  如风清扬般孤独终老?如独孤求败般巅峰寂寞?如扫地僧般扫一辈子大院儿?

  似乎,都不是太令人向往的归宿。

  笔者有时候会想象这样一些场景:老爷子张无忌正端坐在木屋中,为七十多岁,牙齿已经掉光的老太婆赵敏画眉;八十二岁白发萧萧的杨过,正搂着实际年龄八十六岁,看起来却只有二十八岁的小龙女亲热;满脸皱纹的任盈盈,正在给老得连腰都直不起的令狐冲烧晚饭……

  想着想着,鸡皮疙瘩就掉了一地。

  当年在看《神雕侠侣》时,那个曾经跳脱精灵的小黄蓉竟然蜕变成了一个多疑自私的中年妇女,就曾令我深深地失望。金庸为何最终让靖、蓉战死襄阳?怕是连他自己都已经无法忍受,那想象中已经八丷九十岁的“蓉儿”和“靖哥哥”了吧。

  除了死,这些绝代的英雄,难道就没有一条更好的出路了么?

  以前,是的。

  直到黄易交出了一张新的答卷——破碎虚空!

  武侠创作终于从想象的死胡同中绕了出来,虚空破碎后的神秘给了读者们最绮丽浪漫的想象,大侠们也终于能从凡俗的桎梏之中挣脱,当他们的武功已然纵横天下、再无抗手之后,不需要再像独孤求败般在寂寞中老去,因为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可以让自己用一生去追逐的目标,如果有幸达到,他们将潇洒地乘风而去。

  武侠小说历史上第一个破碎虚空的人,叫令东来。很多人对他印象淡薄,因为他所有的出场加在一起,也不过只有半页纸,然而这短短的几行字在当年却深深震撼了我,令我目眩意驰,神往无限。

  “光滑的石壁上面写着:余十岁学剑,十五岁学易,叁十岁大成,进窥天人之道。天地宇宙间,遂再无一可与抗手之辈。转而周游天下,南至天竺众国,西至波斯欧陆,北至俄罗斯,遍访天下贤人,竟无人可足与吾论道之辈。废然而返。始知天道实难假他人而成。乃自困於此十绝关内。经九年潜修,大彻大悟,解开最后一着死结,至能飘然而去。留字以纪。”

  令东来破碎虚空而去,留给之后的习武者一条光明大道,也留给读者们无尽的遐思和向往。

  就在武侠小说已在想象的瓶颈处难以寸进,变为一潭死水之后,黄易提出的“破碎虚空”概念击破了这层障壁,为那些武功绝世的强者们拓开了一片广阔的天地,更为已经僵化凝滞多年的武侠小说开辟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在民国时期,《小五义》之类描述一刀一剑老老实实武斗的作品,逐渐取代了《唐传奇》、《蜀山剑侠传》这样的剑仙小说,仙侠小说自此逐步发展成为武侠小说,然而在多年之后,竟然又走回了老路之上。在时间流逝了近百年之后,人们突然意外地发现:武侠小说始于仙侠,也终于仙侠。




  二、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显而易见,堕落是会相互传染地。

  在如今的通俗娱乐小说圈子里,很多道理早就已是众所周知的常识。所有人都清清楚楚,在这个领域中,读者呈正金字塔式分布,品味格调越低,越在接近塔底的位置,对应的人数就越多。因此,以小白为主的品味最低的阅读群体,便恰是一位写手获取名利的决定性因素。

  有鉴于此,越来越多的优秀写手开始放弃初衷,抛却心中对写作本身的诚挚和热情,不再去写那些能够充分发挥自身实力、能够真正寄托内心表达欲丷望的内容,而是有意压低水平,有意令全书的线索简单化、文笔直白化,升级为王,种马为先,竭力进行意丷淫,以迎合小白读者,让他们能够在称王称霸、唯我独尊的情节中得到代入的满足,获得现实中绝对无法得到的肤浅快乐。

  于是,继烟雨江南自甘堕落之后不久,江南、猫腻、减肥专家、步非烟等优秀写手也相继追随其后,投身光明事业。江南昔年融入自身真情实感打磨出的《此间的少年》,曾令多少人感动莫名,如今花六七年写出来讨好迎合中学生的《龙族》又是何等肤浅乏味,周丷身洋溢着媚俗的商业化气息;写出《间客》、《将夜》这种一流作品的猫腻,竟然搞出了《择天记》这样的水文;步非烟的《武林外传》水准尚可,但后面再写出来的,就全是些神神道道的垃丷圾;减肥专家的《幽冥仙途》是何等出色跌宕,令人手难释卷,可下一部《问镜》却令人大失所望,竟然把仙侠小说写成了说明文,大段的功法介绍让人频繁出戏,虽然优秀的特质还是保留了一些,却让人再也看不下去了;至于《惊悚乐园》,则是三天两觉进一步堕落的具现。事实上,《鬼喊抓鬼》的水准就已经比《贩罪》差了许多,诚意和用心也明显不如,到了《惊悚乐园》,就更是彻头彻尾变成了小白文。

  向上攀爬,就如同逆水行舟,从来都是举步维艰;向下堕落,则简单惬意得很。只要抛开底线,大头冲下狠狠一扎,便能乘风而坠,一往无前,一落千丈,一日千里……

  然后“吧唧”一声,摔成一团稀烂。

  不过,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反正也已经坠入了作协,拥有了名望,更赚得盆满钵满了嘛。

  至于曾经拥有的,那些对写作的激情和对自己的尊重,又能值几个钱?


  ~~~~~~~~~~~~~~~~~~~~~~

  三、文宣

  如今有不少脑残在评论一部作品时,喜欢把“三观正不正”作为重要的标准,其中一些更扯的家伙甚至还要关心作者的屁丷股,不免让人觉得下丷体发冷。在这些人眼中,剧情是否精彩、文笔是否优秀这些本该是衡量一部通俗娱乐小说好坏的关键因素反倒无关大局,书中所蕴含的三观正不正才是唯一重要,且足以抹灭其它因素的至高存在。在笔者看来,这种奇葩观念中所蕴涵的“以偏概全”和“政治至上”思想,已然偏激夸张到了让人难以置信的地步。话说毛时代这种二货就曾经大行其道,猖狂一时,他们评价一个人时,不是看其才学和勤奋,而是完全取决于他爹、甚至他祖爷爷、曾祖爷爷是不是贫农。笔者第一次听说这种荒唐事儿的时候,几乎要笑出声。在那个扭曲变丷态的时代出现这种怪诞的事情也就罢了,想不到新世纪里居然还有不少思维方式与之如出一辙的神经病,真是让人眼界大开。

  笔者是一个崇尚自丷由的性子,最是厌烦各种枷锁桎梏,更是极度厌恶事事政治挂帅的变丷态思维方式,因此每次看到这样的二逼言论,都像吃了一大盆稀屎一样,能够恶心一整天。

  其实仔细想想,这群傻鸟也是些可怜的受害者,大多都是在不受自身控制的影响下不自知地逐渐变丷态。归根结底,还是在中国特色的教育中被多年熏染毒害的结果,而这种侵袭其实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其一,是用不断重复的谎言,让大多数人已经深深相信了一个颠扑不破的谬论——即任何一部文学作品、影视、歌剧,甚至哪怕是脱口秀、二人转,都必须要承载特定的意识形态,而且格调还不能低。能上升到为国为民、舍生取义的高度那是最好,至少也得是仁爱宽和、父慈子孝的级别。而如果什么都没有承载,那这部作品就缺失了灵魂,没有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拜这种疯癫般的教育思路所赐,如此荒唐的想法和习惯如今已然深入人心。笔者现在还能够清晰记起,上小学时,每次语文课讲到一篇新的文章,老师都要煞有介事地强调一下“中心思想”、“立意”、“主旨”之类,或者让学生们自己总结中心思想,且会多番强调中心思想才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没有中心思想的文章是残缺的云云。在布置作文时,更是会特别强调必须要突出中心思想,还给出了一个“开篇布设伏笔,篇末呼应点题且进行升华”的套路。其中所谓的“点题”,就是点明中心思想;而所谓的“升华”,就是指用一种缥缈的逻辑,去牵强地附会一个更加高大上的立意。

  纳丷粹达人戈培尔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此言确实不虚,不愧是一个心理学博士对于人性的洞见,有着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笔者渐渐也发现,在厕所待得久了,确实会觉得没有刚进去的时候那么臭;如果待的时间足够长,甚至还会不觉得臭,并认为这才是生活中正常的味道。于是在语文老师呕心沥血、孜孜不倦地传道授业多年之后,大家都养成了习惯,看到文章先思考立意,而且还要尽量脱离实际,用形而上的思维方式去强行关联起一个空洞的中心思想。这种习惯是如此地深刻,可以说已经烙印在了每个人的灵魂之中,并且最终升华成了比“大便之后要擦屁丷股”更加根深蒂固的本能。

  直到有一天,讲到一篇说明文(好像是介绍什么植物的),这次老师没有提到中心思想和立意升华,于是有一个同学举手问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升华后的立意是啥,老师含糊其辞、语无伦次,在慌乱中转移了话题,笔者这才在人生中第一次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每篇文章,都一定要有中心思想?没有就不行吗?把篇末那段归纳中心思想的玩意儿删了,上面的文字,就真的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了吗?

  这些问题当时没有答案,但后来长大了,脑子够数了,很多道理也就自然而然地明白了。不过笔者发现,身边仍然有很多中毒较深的可怜虫,对这样的谎言深信不疑。有一次看电影,是一部无厘头搞笑的那种,其实导演就是想让观众们放松一下,而大家也确实都笑得挺开心。然而散场之后,笔者发现前排有一位中年女士歪着头陷入了沉思,还苦恼地对同伴说:“不知道这片子想要表达什么中心思想,莫名其妙地,真没意思。”当时笔者的第一个感觉并不是可笑,而是自心底涌起一股悲哀和同情,她那颗已经被严重扭曲误导的心灵恐怕终此一生都无法理解,很多作者或导演在撰写、拍摄一部小说或电影时,其实根本没有试图向观众传输任何高大上的道理和救国救民的伟大情怀,而只是想让人们笑一笑,打发一下时间;或者在恐怖、惊险的情节中沉浸两个小时,得到一次良好的代入体验。而像她这种被毒害如此之深的人也很难想象,并不是每位读者都像自己一样,无论读小说还是看电影,都会首要关注其中的思想与内涵,都是为了得到积极向上的鼓舞和教化。

  唯有从中挖掘出某种光辉伟大正确的思想和立意,才能在读书或观影时得到快丷感和心灵的慰藉;一旦找不到中心思想,就无法高丷潮……笔者觉得,这种人真地挺可怜地,他们活得太累了。

  事实上,不仅大量中、老年人积重难返,就是很多年轻人,也同样沉疴难起。比如国内最靠谱的影视论坛豆瓣,主要是年青人混迹其间,但评分却仍然受到这种“主旨至上”的思想毒药侵害。在豆瓣论坛上,承载了人生意义、时代情怀之类高大上思想性元素的电影往往能有9分以上的高分,而《太极张三丰》、《精武英雄》、《夏洛特烦恼》这种制作精良、演员出色、拍摄技巧圆熟,又能给大多数观众带来良好体验,只是没啥所谓的深度和思想升华的作品,却往往只能得到一个尴尬的分数。

  这种错误思丷潮的流毒是如此广泛,可谓无所不在,比如在各种晚会中便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特别是春晚,其中的相声、小品大多遵循一个套路:即前期可以把重点放在搞笑之上,但结尾时一定要点题、升华;好点儿的结尾会让某个角色幡然悔悟,或者来一段让每位观众都感到无聊无趣无奈的陈腔滥调状的情感抒发,拙劣一些的甚至会直接来上一段令人心烦的说教,看得人简直想吐。由于这种巨缝衔接往往会非常生硬,用于点题的立意也大多异常牵强虚假,且由于几十年间几乎每部作品都要套用一个高大上的点题,导致每个常见套路都已经被重复了无数遍,早就成了没人想看的腻味玩意,因此大多数的春晚小品,最终都会以一个近乎于令人难堪的样貌收尾。

  更可悲的是,久而久之,大多数观众们甚至都已经习惯于这种尴尬的味道了。很多人甚至开始认为,世间的事物就应该这样地尴尬。

  笔者只想说,这个社会病了,还病得不轻。

  当然,随着思想禁锢的逐渐松动,文艺界的整体氛围还是日渐宽松了,也出现过少许例外。比如赵本山的春晚小品“卖拐”,尽管是小品历史上质量可居于前几位的作品,但如果在1991年推出,是肯定上不了春晚地,甚至还会因为篇末没有“点题”、“升华”,而是让骗子在得逞后含笑离去而被扣上“政治错误”、“败坏道德人心”之类的帽子,遭到批斗和收拾;然而在2001年时,却能够堂而皇之地走上春晚。虽然导演当时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事后也遭到了不少中毒较深的“斗士们”的谴责,导致后来的重播率都大大减少了,但总算比之前有所进步不是?

  其实道理一点儿也不复杂:无论是电影还是小说,中心思想和折射现实之类的东西当然是可以有的,但当然也可以没有,或者成分较淡。一部小说可以像《聊斋志异》那样承载讽刺现实的重任,也可以不包含任何深邃思想,而仅仅给读者们带来娱乐体验。有思想性的作品固然不错,但没有的却也并非一定就是垃丷圾,毫无价值。诚然,思想性的良好承荷需要较高的写作水平,确实应该是一部作品的加分项,但并非每部作品都必须要有这个加分项。很多其它方面已经足够优秀的作品,即使没有思想性的加成,总分也仍然很高,仍然算得上是一部佳作。因此,思想性固然确实应该成为整体评分中的一项,但其占比却不宜过重,更不能将其视为决定成败的标杆。


  第二种被长期灌输的谬论则是:一个艺术作品,无论影视、小说还是其它类型,都不仅必须要蕴涵有中心思想,这种思想还必须是符合主旋律地。很多人甚至认为,无论小说还是影视,都应该附带教化人心的功能,必须要肩负起传播正确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意识的伟大责任。因此,书中的主角一定要政治上可靠,拥有一颗红心,最好还是三代贫农;而在人格方面,也应该是道德楷模,像舍小全大、陨身报国这些都是基本标准;全书弥漫的立意,也应该是“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种高大上的情怀;至于情节,则必须是好人笑到最后,坏人遭到可耻的失败,最好是死无葬身之地(其实笔者自小就一直很好奇,为什么处心积虑布设阴谋,掌握了争斗的主动权,准备充分,有心算无心,又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的坏人,每次都斗不过憨厚天真猝不及防的好人)。如果一部书的主人公有私心,有阴暗念头,做过不光彩的事情,有个人利益的诉求,不愿意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那这部书就无疑是罪恶的渊薮、玷污毒害读者纯洁心灵的大毒草,必须果断舍弃,并从此避而远之,甚至是打丷倒再踏上一万只脚。

  这种“泛政治化”、“泛道德化”的思丷潮在中国是如此深入,就算到了今天,仍然在各个领域中散发着恶臭,从文学到影视,概莫能外。笔者记得前几年看过一部叫“老炮儿”的电影,拍得不错,导演意在通过对新旧两代北京混混的刻画,在描述京城时代变迁的同时,歌颂一下老混混们所坚持的守信、助人、讲义气等可贵品质。原本挺好的一部作品,通篇都一直很和谐,结果在最后却走火入魔了,让那个一生都以“信义”为本的黑道大哥,突然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政治过硬、觉悟极高的良好市民,违背了帮派斗争时“私下解决”的原则,更撕毁了承诺,撒谎布局,密报警丷察,利用官方的力量取得了黑丷帮斗争的胜利,然后电影便在一片令人麻木的光明中戛然而止。当时这个收尾令笔者觉得很不舒服,像是不慎吞掉了一只绿头苍蝇。虽然大部分国产电影的结局都是这种早就已经看习惯的和谐一片,然而主角老炮儿这种前后矛盾,生硬到近乎精神分裂的人格转换,仍然让笔者感到一种说不出的膈应。

  无论是导演自己中传统教育毒害太深,还是为了通过审查而被迫如此,最终呈现出的现状都是:如果没有政治觉悟足够高的立意,那一部电影拍得再好,也登不上华夏大地的银幕。这些年来,不知道有多少优秀的影视作品被剪辑得面目全非;不知道有多少导演因为心血结晶,特别是最看重的亮点被无情裁掉,甚至整个片子被禁而痛哭失声;不知道有多少编剧像走钢丝般,战战兢兢地艰难把握着分寸,观察着风向,试探着审查部门领导的口味……

  在这样畸形扭曲的风气之下,像《亵渎》、《雪中》、《缺月》这样的优秀作品,便因为所谓的“三观不正”而遭到很多人的唾弃,甚至是唾骂。好好的电影和小说不看,该笑的不笑,该欣赏的不欣赏,却像个杠精一样,一味纠缠其中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是否正确……每次看到这种二逼青年,笔者都有一种深深的无奈。特别是这群家伙还往往把自己当做真理的化身,判断三观正确与否的标准其实就是是否与自己的三观一致,自我中心极为严重的同时,却还真地觉得自己相当客观公允,是人间正道的捍卫者、抵制错误思丷潮的中流砥柱,种种愚昧荒唐之状,真是令人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其实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同,很多时候其实是见仁见智地,根本就无所谓对错。海纳百川,方成其大。为什么就不能大度一些,对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多上几分理解和包容呢?

  在笔者看来,对于一部通俗娱乐小说而言,娱乐性才是首位,其它都是次要因素;只要娱乐性出色,其它方面的不足都可以被谅解;就算书中的一些价值观是错误地,也不是彻底否定这本书的理由,因噎废食不是一个好的习惯。

  此外,一篇文章是不是一定要附带教化功能,是否必须要能够传播正能量,笔者也认为是值得商榷地。其实在笔者看来,作为一个通俗娱乐小说的作者,只需要讲好一个故事就可以了,根本就没有伸张正义、斥责邪恶、道德教化的义务。他们在作品中刻画了某个败类,却未必一定要为其安排一个悲惨的结局;他们在书中呈现了某个恶劣的社会现状,但未必必须要对此进行讽刺和揭批。然而一些偏激的人却认为,一部作品在呈现出恶人、恶事之后,就必须要在书中进行谴责,否则就表示作者支持且试图弘扬这种罪恶。这种想法真的很莫名其妙,持有者估计脑子曾被人舀走过几勺,当成猴脑给吃了,以致于现在不够用,这不免令笔者为其日后该如何过活而深感忧虑。












  ~~~~~~~~~~

  在古代的旧小说中,往往充斥着大量带有宿命论的思想,其意图是将小说变成培育顺民的工具,以博得统丷治者的欢心,因此里面总是有着大量陈腐的奴性;而如今的小说同样无法挣脱这样的桎梏,常常被当成思想品德课本来引导读者们的思想,却从来没有人问过他们,想不想看到这些玩意儿。其实读通俗娱乐小说的人,大部分只是想要娱乐而已,又有几个愿意看到政治道德宣讲?又有几个人愿意被潜移默化地引导意识、强行灌输?大家又不是来上政治课地。还有些人常说什么“文以载道”,其实这句话本来就是以偏概全的谬论:那些用来宣扬微言大义的文章,自然可以“载道”,可那些只是想博人一笑的文章,还载个鸟的“道”啊。需求不同,内容当然也该不同,还是把载道和不想载道的书泾渭分明地隔开,各行其道就好。那些想在阅读通俗娱乐小说的同时提升觉悟、重塑三观的人滚去看“载道”的作品好了,还请给那些不想看这些东西的人们,留下一个安静的圈子。笔者觉得,这样才是对人性的尊重,才是一个正常的、合理的文学传播模式。  在多年的误导之下,很多人还有着第三种错误的想法。他们认为,读者都是些天真的孩子,应该像对待温室中的花朵般精心呵护,因此必须将整个故事写得像童话般轻松愉快、毫无压力,充斥着让人读来只觉舒缓惬意的单纯、正直和善良。至于那些真正反映人心和现实的邪恶阴暗、布局算计、世态炎凉,压根儿就不应该出现,就算提及也不可深入实写,只能浮光掠影般一笔带过。在这些人看来,书中的好人应该总能得到好报,正义一方永远会取得宿命般的胜利,所有人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全书更是必须要在正道大胜、天下太平的光明和谐中落下帷幕。书中可以有坏人,但必须是肤浅、愚蠢的小丑般的存在,最终要被正义一方凑得屁滚尿流,得到可耻的下场,最好是全部死丷光,以儆后人。至于现实中的那些真相,都是洪水猛兽,最好还是秘而不宣,否则一旦让读者们发现,原来在争斗中,阴险狠辣的一方往往更容易取得最终的胜利,善良厚道缺少心机城府者往往会遭遇失败的命运,真切理解了“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之类真正现实,看清了人性的自私和真实世界的残酷,他们脆弱的心灵恐怕无法承受。

  对于小说创作时常常采用的这种正义必胜的情节套路,以及对黑暗一面的有意遮掩,笔者并不苟同。写给小孩子的童话故事可以这样搞,但对于成人读者,让他们更早离开单纯,更早认识到人性的真实,提早成熟起来,并不是坏事,总比年纪一大把,在社会上吃了太多亏后才醒悟要强得多吧?因此,并不是只有充斥着童话式麻痹人心的脉脉温情的情节才是好的情节,也并不是一定要把孩子们骗成傻丷瓜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而从小说本身的可读性来说,如果在情节上遵循“正方必胜”的原则,剧情也就没了悬念,少了很多变化腾挪的空间,势必会降低惊险性和代入感,进而影响娱乐性。那么,当情节的真实感和未知走向的悬疑感与这种正义必胜的自我麻丷醉发生冲突时,如果你是那个写手,又该如何取舍、何去何从?




  四、浮华

  如今一些人对文笔的理解陷入了误区,认为《搜神记》中那种华丽的文字,便是文笔绝佳的特征,其实并非如此。事实上,文字华丽和堆砌辞藻,恰是文笔水准仍处中游的典型标志。诚然,这种华丽优雅的文字确实要比《盗墓笔记》这种连“华丽”这种基本要求都做不到的,中学生作文级别的作品要强上一个档次,但仍然还在二三流之间徘徊,无法登临大雅之堂。

  大巧若拙。真正高水准的文字,往往从容淡定、语言平实,却能给读者带来强烈的感染力。《搜神记》一味追求辞工绚烂,却忽视了感染力这个优秀作品应具的真正神髓,导致全书行文僵硬呆板、缺少生气,读起来更是寡淡无味,几无感动激越之时。捧起这部书,就像是走进了一个过度装修的房间,虽然珠光耀眼、宝气辉煌,却感觉不到半分家的温暖,只有浮华之下的冰冰冷冷。其实树下野狐并非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也不是不想写出质朴却凝练、平实却动人的文字,只是知易行难,做不到罢了。




  五、偏颇

  在马教丷主鼓捣出来的那套拼凑自各家(他自己又在此基础上胡乱编造一番)的四不像理论之中,虽然对的不多,但有一点剽窃而来的哲理还是无误地,即事物都有两面性,应该一分为二地去看待每个人、每件事。然而如今有很多人却总是喜欢以偏概全地分析问题,一本书有一处不合其心意,就要将其彻底否定,说得一无是处,对其身具的各种优点则选择性失明,视若无睹。其气度之狭隘、人性之扭曲、思维之变丷态,实在令笔者瞠目结舌。这种人应该属于那种脑子被舀走之前都不够用的,智力商数在MONKEY里都得排在末位,几乎就快要跌出灵长类了,日常关心的估计也多是香蕉、猕猴桃之类。像这种人,没事儿吃点儿水果,用45度角仰望着天空,傻笑到太阳落山,然后再憨憨地睡上一晚,流些口水,直到第二天早上再次摆出45度角的POS……如此周而复始,虚度掉自己悲哀的人生就可以了,非要不识时务地蹦跳出来,煞有介事地边吃着香蕉边妄论书之好坏,只能是用自己沐猴而冠的行为,给围观群众带来简单朴素的欢乐。

  金无足赤,何况还是复杂度远胜于矿物质的一部小说。其实就算是正统文学、传世名著,也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毛病,因为一个缺点就否定全部,那世上就没有可读之书了。

  因此,当我们衡量一部作品时,应该优点和缺点都不避讳,尽量全面、客观、中正地得出结论,切忌片面化、绝对化,特别是不要因为个人喜恶而偏颇地妄下断语。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将优点和缺点分别枚举出来,最后加权得出总分,以此来判断一本书整体的档次,这才是一个评书人应有的态度。

  事实上,很多确实存在不少明显问题的作品,因为优点更多,优点的权重较大,整体上看仍然是非常出色地。毕竟其它书的问题更多,有些甚至主要由缺点和毛病组成。

  其实很多人也未必就不明白这些连大多数初中生都清楚的道理,只是不愿明白或装作不明白罢了。这些人都有着病态的心理,他们从来不会想着用持中客观的态度去评价一部作品,而是因着个人喜恶去有意颠倒黑白,昧着良心歪曲事实,因为某些甚至与书的好坏并无太大关系的理由去攻击一个写手,贬低一部作品。而在长期的装傻充愣之中,这些人已经成功创生出了一套无耻丑恶、却又相当实用有效的套路:即无论某部作品整体来看有多优秀,只要找到一个切实的缺点,甚至是与作品无关的作者自身的缺点,就可以将其无限放大,再以此为标靶,义正辞严地口诛笔伐,进而以点带面,将整部书、整个人都说得一钱不值。

  《虎狼》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部作品整体来看相当出色,在同类作品中鲜有能出其右者,然而就因为书中呼唤民丷主、凸显制度力量的思想忤逆了一些奴性深重的五丷毛,因此被这些人群起而攻,以文末金手指大开、合理性差为突破口,无视书中蕴涵的各种优秀特质,将其贬低的如同一坨狗屎,最终令这部优秀作品的差评度高到了史无前例的地步。在撰写这部作品时,投入了无数心血的灰熊猫同学一度野心勃勃,试图写出一部思想性深刻的里程碑级作品,并藉此获得巨大的名望和现实利益,不料虽然书写得相当成功,却迎来了极差的风评。在被这不公的世道给了当头一棒之后,灰同学心灰意冷,自此消沉,最终竟然顺坡下驴,为作协所收编。在进入体制之后,他的笔下恐怕再难有以民为本、呼唤自丷由精神的作品问世了,不免令人遗憾。至于是否会跌破底线,改弦更张,写出讴歌独丷裁统丷治、弘扬奴性精神的恢宏大作,让我们拭目而待。




  六、谬论

  在上一篇赏荐文发出之后,有不少人进行了回复,里面有着各种各样的谬论,现对其中最经典的四则做一浅析。

  谬论一:既然是通俗娱乐小说,就应该将娱乐大众作为评判优劣的标准。因此,既然三少这种小白写手的书受众最多,社会影响最大,他们的作品自然就是最出色的,他们才是真正优秀的通俗娱乐小说写手。

  这则谬论的错误在于进行了偷换概念,把社会影响力和书的档次混为了一谈。在评论一部小说的社会价值时,确实可以用读者数量来衡量,这方面三少也确实一骑绝尘,独领风骚,但却不能因此而推出“三少是水平最高的写手,其写作水平已登峰造极”之类的结论。毕竟书的档次和阅读品味的高下,并不与社会价值正相关,也不能用受众数量来衡量。曲高和寡,自古皆然。


  谬论二:判断一部作品的好坏很容易,只需要把握看完之后的感觉就可以了。如果觉得自己能够结识这本书是一件幸事,那它就是好书;如果觉得浪费了时间,就是一部烂书。

  这则谬论中包含丷着典型的唯心主义,是自丷由心证的一个变种。观点持有者把自己当作了真理的化身、标准的制定者,妄图通过强词夺理而将自己的个人观感普世化,以强行推销自我意志,在医学上属于脑癌初期。其中问题严重者,更是到了神志不清的地步,将主观与客观彻底混为了一谈,已经具备了踏入精神病院门槛的初级资质。

  奇怪的是,如此拙劣的谎言,竟然还有很多人主张或者轻信,笔者对此实在无法理解。智商是个好东西,真希望每个人都有。其实主、客观之间的分界是十分清晰地,区分并不困难。打个比方,就好比某个人喜欢吃丷屎,在吃完一大盘粪便之后,不管是谁拉的,都觉得志得意满、心旷神怡,更认为自己能够吃到这样的一盘美食实在是一种难得的幸丷运,并由此得出“粪便是不折不扣的美食”之结论。虽然整个论证都源于真情实感,逻辑上看起来也丝丝入扣,像“谬论二”那样颇具说服力,但其结论的荒谬却是不言而喻。


  谬论三:看小说就是图个放松,而写作水平高的书都线索复杂、语言考究,读着累,因此还是轻松不用脑的小白文更好。

  其实好书不见得就复杂烧脑、文字艰涩,也有情节简单明快、文风简白近人的,风格不同而已。决定一部书好坏的,并非文字风格和剧情是否复杂,而是文字上的功夫和情节铺陈的水准。好书有很多种,有文风晦涩、剧情复杂度高的,也有线索简单、文字风格轻松明快的。后者往往能够雅俗共赏,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谬论四:一些书如果做到了想象绚丽、构架宏大,其情节水准必然极高。而在通俗娱乐小说领域,文字功夫是次要的,情节为先,因此这种书是真正的好书。

  这则谬论将情节构思的精彩程度和情节铺陈能力这两者混为了一谈,因而产生了认知错误。很多人认为,只要做到了线索复杂、构架庞大、内容玄奇,这部书情节的水准就很高,其实大谬不然。情节的水平高下,取决于两个因素,想象力和大尺度上的构思只是其一,这点足够精彩,只能说满足了第一步,有了一个优秀的宏观框架。而想要将这个出彩的剧情大纲最终充实为一部情节优秀的作品,还需要强大的铺陈具体情节的能力。

  宏观的剧情纲要就好比是一个人的骨架,情节铺陈能力则是外在的皮肤和五官。骨架歪了人固然不可能好看,可骨架优良,皮肤五官却不堪入目的,却也不会是美女。同样的道理,宏观剧情精彩,但具体铺陈能力较差,写出来的必然是三四流的劣作;而就算拥有出色的剧情铺陈能力,如果想象贫乏,剧情构思无聊陈腐,全靠着文字功夫和铺陈能力硬撑,情节无法吸引读者,让人看得昏昏欲睡,也势必会沦为孤芳自赏的烂书。唯有宏观的剧情纲要和具体的情节铺陈能力两者都很出色,才可能写出真正情节优秀的作品。



  ~~~~~~~~~




  很多人无法理解,为什么自己非常欣赏的《鬼吹灯》、《神墓》、《凡人修仙传》这种小说是不入流的作品。在他们看来,这些书有着宏大的背景、繁多的人物,以及炫丽的想象,情节无疑是非常出色地,只要文字功夫还说得过去,就足堪被称为一部佳作。这些人之所以判断错误,就是因为不明白情节铺陈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其独立于宏观剧情想象水准的并列地位。还有一些人则是鉴赏力不足,看不出这些在想象力上确实很不错的作品的情节铺陈水平是何等低劣。其实线索结构就是一个最初步的判断依据,像上面提及的这三部作品,都是简单的线性结构,说白了就是流水账般的主人公游记,靠着不断的换地图打怪升级来推动情节,而这种低劣的线索结构一般只有小学生才会采用,初中生的作文里都不多见,因此这种写手的情节铺陈能力根本就不及格,就算有了巧妙精彩的剧情构思也只会浪费掉,写来写去的所有作品也都会是不入流的低水准。就好像挺好的一块排骨,就因为厨师手艺差,给炖坏了。而只要手艺上不去,多好的肉排都得炖坏,而且是炖一块坏一块,绝无例外。事实上,若是把《鬼吹灯》、《神墓》的宏观框架拿给金庸、古龙这种“名厨”来拾掇,出锅的必然是能够让人食指大动的佳肴盛宴。

  综上,对于一部通俗娱乐小说而言,文字功夫、情节铺陈的能力,以及情节的宏观框架,是衡量好坏的三大要素,其中文字功夫是最为次要的一环。而在决定情节水准的两个因素中,情节的宏观构架又居于次要地位,真正能够决定一部书水准的最大关键,还是作者的剧情铺陈能力。




  七、烂尾

  大家可能已经发现,在笔者所推的书里,大多都是烂尾,有些人之前还对这点进行了指责。其实不是笔者喜欢推烂尾书,而是因为在如今的通俗娱乐小说圈子里,绝大部分作品都是烂尾,能够善始善终,持续保持水准,并最终正常收束的作品寥若晨星,实在是无从荐起。事实上,其他人推的所谓完本的作品其实也大多都是烂尾文,只是他们看不出来罢了。在这些人眼中,这些书的收尾或许已经足够好,是我太过苛刻,危言耸听罢了。对于这些连基本的线索、结构、布局技法都不了解,对如此明显的烂尾都视若无睹的兄弟们所发出的质疑,我真心无言以对,只能是无奈地喟叹一声。

  在如今的通俗娱乐小说圈子里,哪怕是在优秀的作品之中,不烂尾者也不到一成。即使是在燕垒生、猫腻这种一流写手的群体里,也鲜有能够完整收束线索,令情节铺陈水平在书的中后期仍然不下降者。越写越差,最终难以为继,不得不烂尾掉,这样的悲剧其实才是常态。而一流写手尚且如此,那些二三流乃至九流写手们的作品自然就更是不堪,后期基本上都会崩毁得让人不忍卒视。当然也有从头到尾水准能够保持一致的书,很多人因此而将其视为结构完整、收束良好,并未烂尾的作品,其实其中的绝大部分都并非如此。它们不是不烂尾,而是从头烂到尾,鲜活地展现出了一以贯之的低劣水准,并且因此而让人感觉不到丝毫的水准下滑,做到了难能可贵的始终如一、差始差终。

  至于绝大多数作品都会烂尾的原因,我在“赏荐五”中已经作了详细阐述,这里就不再多言。简而言之,绝不仅仅是态度的问题,更多则是能力不足所致。像收束线索这种难度既高又非常辛苦的活儿,有几个人会去干?又有几个人能干得好?

  一些人将烂尾文和太监文视为并列的两种情况,对两者的态度也迥然不同,对前者远比后者宽容,笔者对此难以理解。那种烂尾烂得天崩地裂的作品,和直接太监掉的书区别很大吗?割掉百分之九十九,就算留个残根,又还有个卵用?事实上,如今很多写手都会玩弄一种伎俩,即在将剧情戛然而止之后,再特别认真细致地好好完成最后一节,以作掩饰。然而这个尾结得再好,也不能遮掩之前的各种线索没有收束,大量人物的命运没有交代,按照正常的行文节奏还应该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字的内容被缩为一段这些事实。如果哪位朋友觉得这种装模作样的大烂尾要远比直接太监好得多,那今后再遇到太监书后,可以找笔者来要结尾,俺用五十个字给你小收一下。放心,NO CHARGE.

  其实太监文应该算是烂尾文中的一种,属于那种丝毫不加遮掩,割得非常彻底,一点儿根都没留下来的烂尾文。而在有结局的烂尾文中,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就是上段中说的那种,在写不下去之后,把十本书的内容用一段完成,之后再写个精彩结局来敷衍糊弄读者的(见烟雨江南前期的那几部优秀作品),这种书其实本质上更贴近于太监文。另一种烂尾作品则要好得多,尽管作者因为把控线索的能力不足,越来越是举步维艰,但仍然竭力去收束线索,推进情节,按照勉强还算正常的节奏和篇幅将书完成,虽然不可避免地会水准大降,但其努力的诚意和结构的完整度与前两种烂尾作品还是有着明显不同地。

  一些人陷入了一个误区,即一听说某书烂尾,就避之唯恐不及,这种态度是要不得地。事实上,“烂尾”二字,恰是品质的保障。试想一下,不论是三种类型中的哪一种,一本书在烂尾之后还能为人所知、被人推荐,必然是有着过人之处地。像这样的烂尾书,其整体水平必然要远高于通俗娱乐小说中的平均水准,更加值得你去拥有;此外还有一点也不容忽视,即优秀的作品更加容易烂尾。这一方面是因为好书一般不叫座,作者更加容易灰心失望,直至弃笔;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优秀的作品往往结构宏大、线索复杂、人物繁多,而这些优点往往会导致中后期收束线索的难度太大,不得不烂尾收场。反倒是像《凡人修仙传》这种不断换地图打怪升级的小学生水平的流水账,根本用不着考虑什么前后呼应和收束线索,写几百万字毫无难度,可以轻松完本。

  总而言之,对于烂尾作品,大家应该多一些宽容,而不是因为误解和偏见直接放弃。在99%以上的作品都是烂尾书的现状里,难道你再换一本就不是烂尾书了吗?只是你目前还不知道它是烂尾罢了。那些还正在连载,迄今还有声有色的佳作,难道最终就不会烂尾了吗?其中大部分还不是照样烂得地覆天翻?既然如此,又何必去苛责那些已知的烂尾作品,而错过其中蕴含的精彩呢?

  顺便提一句,四大名著中的《水浒传》和《红楼梦》,也都太监了呢,烂尾的比例高达五成。




  真正的结语:

  本来准备利用元旦来完成这篇推书文的,结果因为事情多,一直推到了三月。然而笔者近年来思维涩钝,下笔慢若蜗牛,三月初写了一天,还没完成一半,后来又一直没有时间和心境了,遂一路拖延到了四月。不想到了清明时节,阳世间阴风阵阵、鬼气森森,笔者便突然有了写东西的心境,而且思如泉丷涌,不吐不快,遂一鼓而就,一日成文,权当送给大家的清明献礼。

  搁笔之后,笔者横向比较了一下,感觉“赏荐四”中所推的书是整个系列里面质量最高地,笔者阅历内的作品是一茬不如一茬了。不过这不能怪笔者自甘堕落,不求上进,实在是通俗娱乐小说的整体水准江河日下,优秀的作品越来越难遇到,比在垃丷圾堆上寻宝还要艰难。特别是在大量优秀写手们为了名利而纷纷改弦更张,转而开始迎合小白之后,更是让通俗娱乐小说圈子失去了最后的脊梁。

  之所以出现这种质量下滑的现象,归根结底,还是在如今的通俗娱乐小说领域中,缺少一个合理的评价机制和利益反哺机制,人人袖手,坐视劣币驱逐良币,令越来越多的优秀写手在苦心孤诣之后却得不到任何回报,最终失望寒心,转投小白阵营。其实“读者品味越高,对应的数量就越少”这个规律是客观存在、且无法改变地,与其和占据王丷道的小白读者、小白书写手们为敌,螳丷臂丷当丷车,自取灭亡,更为可行的方案其实是各行其是,大道朝天,各走一边,这样遭遇的阻力会小一些。具体来说,就是让不同品味层次的阅读者们各自身处不同的推书、择书圈子,为高品味读者建立一个适合他们的推书榜单,给那些水平优异的写手和少人问津的好书留出一小块生存空间,而不是像如今的现状那样,眼睁睁看着他们被小白们碾压成渣,尸骨不存。

  如果笔者官高爵显,或者身家百亿,或许会尝试着发力,推动评价机制的正常化,让如今这上下颠倒、优劣不分的不公现状能够变得顺眼一些;同时建立起一套合理的补偿机制,让优秀写手们能够凭借自己优质的作品而得到与水准和付出相应的名利和酬劳,让他们能够坚持下去,不要转而为小白服务,令佳作日渐凋零。

  然而笔者并不是这样的大能,所以也只能是说说而已。牢骚几句,期许三分,权当是对心底那份热情、愿望,以及正义感的释放。虽然既落寞又无奈,总算是发泄一番,爽了不是?至于你们看了爽不爽,那就不关我的事儿了。

  好了,没啥可说的了,就这么着吧,已经是写得头昏脑胀、神志不清了。最后还是那句已经说了多遍的旧话:如果本文能让大家结识自己喜欢的作品,我将不胜高兴。如果一定要给这种情绪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当然,笔者撰写本文,推书只是目的之一,另一个初衷则是试图抛砖引玉。如果大家心中有着水准靠谱的作品,也请慷慨相授,为笔者今后择书指明方向,区区在此先行谢过了。而如果笔者的推书贴你看着还算顺眼,感觉阅读口味比较相近,那么,当你再次无书可看,又不知道去哪里寻找靠谱的作品时,请关注笔者的下一篇荐文:十一部巅峰作品赏荐(七)——淘尽黄沙始现金

  2019年清明于山城茶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听众

0

收听

18

好友

活动版主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UID
245
积分
61218
回帖
51325
主题
320
铜币
39426
威望
35395
银币
17
贡献
0
发书数
2
注册时间
2015-5-6
最后登录
2024-4-16
在线时间
3486 小时

年度活动达人

发表于 2021-10-18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暴风雨中的蝴蝶》这本书还真是没见人推荐过,还以为是散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听众

0

收听

4

好友

翰林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38773
积分
10226
回帖
4856
主题
1115
铜币
73394
威望
7135
银币
0
贡献
0
发书数
1053
注册时间
2021-11-27
最后登录
2024-4-16
在线时间
1334 小时
发表于 2021-12-18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过雪中悍刀行,说实在的,后面实在看不下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听众

0

收听

4

好友

翰林

Rank: 9Rank: 9Rank: 9

UID
138773
积分
10226
回帖
4856
主题
1115
铜币
73394
威望
7135
银币
0
贡献
0
发书数
1053
注册时间
2021-11-27
最后登录
2024-4-16
在线时间
1334 小时
发表于 2021-12-18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书评水平也太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0

收听

0

好友

秀才

Rank: 5Rank: 5

UID
148858
积分
531
回帖
1048
主题
1
铜币
71
威望
6
银币
0
贡献
0
发书数
0
注册时间
2023-1-12
最后登录
2024-3-21
在线时间
88 小时
发表于 2023-2-9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好书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4-4-16 14:50 , Processed in 0.18564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