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1|回复: 0

[现代文学] 《乌托邦诗篇》:那强烈的,动人的,人与人之间的精神牵绊啊

[复制链接]

0

听众

0

收听

10

好友

进士

Rank: 8Rank: 8

UID
699
积分
9943
回帖
8388
主题
809
铜币
2833
威望
5340
银币
1
贡献
1
发书数
24
注册时间
2015-5-25
最后登录
2024-6-2
在线时间
4177 小时

版主

QQ
发表于 2024-5-12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知道《乌托邦诗篇》到读到它,中间大概经过了快四年时间,可见我的拖延症病入膏肓到什么程度。是去年的情人节读的这本书,联系一下书里的内容,其实算蛮应景的。而书里所记载的人物,左翼作家陈映真,也恰巧在去年去世。2016年同时也是全球右转的一年,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读这本王安忆很早就写下的小书,书里书外,个人的与世界的,想想真的是很奇妙的体验。


说来我对王安忆的阅读历史也是让人哭笑不得。王安忆算是中国当代最优秀也最有名的小说家之一,但我正经没怎么读过她的小说,甚至连最著名的代表作《长恨歌》都没有读过。倒是她的散文,包括她讲小说的《心灵世界》、《小说课堂》,她写个人生活的《空间在时间里流淌》、《乌托邦诗篇》、《今夜星光灿烂》,甚至一本非常冷门的她写玄学的《剑桥的星空》我都读过。早在五年前读到她的《心灵世界》时,我就变成了她的铁杆粉丝。王老师是一个极优秀的小说读者,真的是娓娓道来告诉你,小说应该怎么读,什么是好的小说,好的小说是什么样的结构,人物关系的张力到底在哪里。真的是王安忆帮我打开了欣赏小说的大门,就像顾随打开了我欣赏诗词的心窍。


小说和散文里的王安忆,体现出的作者人格是不大一样的。或许是因为《长恨歌》的缘故,有一段时间大家总把王安忆视为张爱玲的传人,都写上海,都笔调细微,都写女性。但王安忆公开声明很多次,她和张爱玲的根本观世底色就不同。不过王安忆评析张爱玲的作品也非常到位。她给蒋晓云的《百年好合》写叙(也有人说蒋晓云像张爱玲,感觉这年头是个女作家几乎就免不了被人说像张爱玲,祖师奶奶光照两岸三地几十年),讲蒋晓云和张爱玲的不同之处在于,张爱玲截取女性人生中的一段,恰是人生中走下坡路的那一段,凄凉苍茫且哀艳,而蒋晓云则不甘心,要搏一搏,闯一闯,看看能不能搏出个新天地,生机更旺,是更有力的风格。而王安忆本人也追求这样的力与生机。


散文里的王安忆,是非常见性情的。大概这也是我热衷于读小说家的散文的原因。很多非常知名的小说家,包括奈保尔,毛姆,汪曾祺,王安忆,以及我的真爱张怡微小jie,我都是从他们的散文开始读起,乃是因为我觉得非虚构的作品更能窥见作者本人的性情与学养。余光中先生有一个论调,小说与诗歌固然是天才的舞台,也是庸才的遮羞布,都是因为文体决定了作品不直接,可以用很多技巧来迷惑不够娴熟的读者。但随笔和散文则不同,上来就见心见肝,文笔好坏,是否真诚,学养深浅,全藏在字里行间,见字如面,散文就是一个作者的谈吐。而《乌托邦诗篇》里的王安忆,比后期的她,因为年轻,要更多了几分活泼和青年人的心气儿,不变的则是对于崇高的追求,对于知识的渴求,和从不掩藏的对于文学的企图心。


这本散文写的是王安忆在近三十岁的时候与母亲茹志鹃(也是有名的现代女作家)来美国参加爱荷华的创意写作项目,遇到了来自对岸的陈映真。陈比王大了二十岁,王安忆又是跟着妈妈一起来的,当时大家都把她当小女孩,陈也不例外。但陈映真依然愿意认真地听她讲话,问她对于文学的见解,问她的生活经验(当时大陆和台湾彼此之间都了解极少),甚至问她对于国际事项的看法。王安忆直到十几二十年后都在对学生讲,你不知道在我们当时那个年纪,遇到这样一个人,是多么大的震撼,他是真的知识分子。纵观陈映真一生的经历,不难看出,他的确是一个身体力行的左翼革命者、作家,和那些嘴炮党完全不同。


陈映真之于王安忆的意义非常重大,既是偶像、也是导师、想象的共同体,和她思慕的人。王安忆的写作是现实主义的路子,但是她的内心是对古典式的崇高、悲悯和浪漫主义的大开大阖有深深向往的,不然她不会那么欣赏陈映真。她认为是陈映真让她开始尝试去超越自己的个体经验,去关注人类普遍的处境与困境。《乌托邦诗篇》这篇长文的写作非常意识流,也没有完全按照时间的线索,但王安忆那层次丰富的感情,每一层次之间微妙复杂的感情流动,我都能真切地体会到。坦荡、诚实、热烈、又千头万绪牵牵缠缠,说了很多,其实依然有很多没有说出的。说出来的、摆在台面上的、自己先讲出来,恰恰是为了隐藏那不能讲出来的。谜底就藏在谜面里。不肯对人言和“事无不可对人言”里都有最深的隐藏。


王安忆专门有几段剖析自己的感情,认为自己对陈映真不是爱情,因为她从未关心过陈是否有妻子,也从未想过与他在一起,甚至都没有过肌肤之亲的念头。但另一方面,她对于陈映真在精神上非常牵挂,也极重视他们之间心灵是否契合,陈的只言片语都会让她情感起伏,他们短暂的相处里那少量的细节都会被她一讲再讲,读者真的完全能体会这背后深厚的情感。少女时的王安忆真的非常可爱,极有锐气,极坦诚和自省。我对陈映真本人没有很多的了解,也就谈不上是否喜爱,但我感谢王安忆提供了这样宝贵的视角,让我们得以通过她的眼睛,去看她看到的陈映真,那样严厉,又那样温暖,是她的星光,也是我们所有人的。而她对陈映真的感情,也可爱又可贵,那么强烈的人与人之间的牵绊啊,真的是很动人。


----转自曼仔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34534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4-6-2 12:42 , Processed in 0.03793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