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47|回复: 0

[健康|美食] 野蘑菇疯长,这类“毒霸王”别随意采食

[复制链接]

4

听众

0

收听

0

好友

举人

Rank: 6Rank: 6

UID
155045
积分
1023
回帖
617
主题
197
铜币
667
威望
616
银币
0
贡献
0
发书数
0
注册时间
2023-6-8
最后登录
2024-5-30
在线时间
145 小时
发表于 2023-10-14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警惕野蘑菇中的“毒霸王”!

据统计,广东省毒蘑菇种类有112种,中毒种类较多的有鹅膏菌、红菇、牛肝菌等。其中,有一种剧毒蘑菇堪称“毒霸王”,它就是——致命鹅膏(白毒伞),属于鹅膏菌种类。根据已有文献报道,对华南地区确定有毒的鹅膏菌种类进行统计表明,该地区已知有毒鹅膏菌21种,其中剧毒的鹅膏菌7种,包括致命鹅膏、灰花纹鹅膏等。据相关部门统计,至少70%的毒蘑菇中毒死亡事件都是由鹅膏属的种类引起的。

“假愈期”是毒蘑菇最狡猾的表现

广东疾控指出,食用毒蘑菇后一般在8-10小时发病,最先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急性肠胃炎,接着进入“假愈期”。假愈期就是在食用毒蘑菇后出现的一些症状看似减轻或消失了,但其实毒素正在被肠道吸收,1-2天后病情突然加重,严重者病情可迅速恶化,出现休克、昏迷、抽搐、全身广泛出血及呼吸衰竭,最终在短时间内死亡。
广东疾控提醒广大市民,预防毒蘑菇中毒要做好“三不一及时”:不采摘任何野生蘑菇;不购买任何商店或摊贩售卖的野生蘑菇;不要食用任何野生蘑菇;一旦误食出现恶心、头晕、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尽快催吐,并及时就医。就医时尽量保留食用过的野生蘑菇样品,可有助于医院检验及对症治疗。


https://www.163.com/jiankang/article/I370GBBJ00388050.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阡陌居

GMT+8, 2024-5-31 02:35 , Processed in 0.03654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